這篇議論文前一部分,他準備談科學的學習方法,後一部分則論述自身理想與個人實際的平衡。
前者,比較容易寫,他完全可以照搬後世的學習經驗,而後者,就比較難寫了。
要知道什麼是自身理想與個人實際的平衡,說白了就是夢想與現實的綜合問題。
夢想是夢想,往往有著很高的目標,比如從小夢想當一名科學家、宇航員等等這些高大上的目標,而現實卻很殘酷,因為大多數人長大之後,夢想便早早的拋到了腦後,成了空談,走上了“平凡”之路。
這就是夢想與現實!
這是一個十分客觀的話題,不會以你的意志而改變。
同樣,它也是目前學生們身上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
比起學生們的學習成績來,賀雲覺得,這樣的問題或許更加重要。
因為只有幫助學生們理性看待現實與夢想,綜合這其中的差距,才能讓學生們茁壯成長。
當然了,也許有人會說,你一個重生者,關心這樣的話題幹什麼?
有這個必要嗎?
你與其操心這些問題,還不如多費點心思,多多賺錢,寫更多的小說,多賺點稿費,它不香嘛?
對!
這話確實很對!
一點也沒說錯。
可問題是,如果他想要成為一名著名的小說家,多花點心思,努力寫稿,這確實無可厚非。
但這並不是他真正所需要的!
他真正的夢想是當一名文豪!
真正的文豪!
而何謂文豪?
對廣大社會有著突出貢獻的人才有資格被稱為文豪。
在他看來,聞一多是文豪,魯迅是文豪,民國許多愛國文人,他們都是文豪。
反之,某些文人,他們的作品雖然很出名,雖然有很多人看,評價也非常高,可他們自己卻是漢奸、叛國者,作品也得不到廣大群眾的認可,更對廣大群眾沒有一絲啟發,沒有一絲幫助,對社會也沒有警醒啟迪作用,這樣的文人能夠被稱之為文豪嘛?
答案顯然是否!
所以,真正的文豪要敢於面對廣大群眾的質疑,其作品要對廣大群眾有著啟迪與幫助。
當然了,如果寫的作品過於枯燥,那也不算是一篇好文,那隻能算是一篇科研論文。
好的文章既要給人好的啟發,也要兼顧娛樂性,不能太過乾巴巴的。
…………
京都,某大樓。
人民文學雜誌社編輯部。
來自全國各地的投稿都集中到了這裡。
作為主編的王濛,早已是當下著名作家,京都作協副主席。
不過,他依舊會親自審稿,有時候還會對某些優秀作品進行點評。
當然,因為投稿過多的緣故,他也顧不上所有的審稿工作,只能由手底下的諸多編輯對來稿進行交叉稽核,如果有爭議的再交由他親自審稿
這天,編輯沈韻拿著兩份稿件找到了他。
“主編,您來看看這兩份稿件,我們都拿不定意見,就想拿來請您過目!”
“哦……我看看!”王濛聽到沈韻的話,哦了一聲,隨即戴上了放在桌上的老花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