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賀雲特意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梳理了一下之前所寫的書稿,他在通讀數遍,並修改了一些細微情節與段落之後,到了下午一點左右,他將自己關在房內,又準備好各種資料與烤火用具後,這才開始動筆寫稿。
說真的,儘管他準備了許久,但是,當他真正寫這段情節時,還是有些把握不住。
要知道,根據最初設定的大綱,“橫掃六國”是整部小說最為重要的小說情節,它既要展現各大戰役的詳細戰略、整體佈陣、佈局,也要表現出敵對雙方將領的睿智與謀略。
甚至,還要融入墨家、道家、法家、陰陽家、農家等諸子百家的人物出場情節。
前者還算好,各大戰役的具體演繹與過程,這些都是有史料可查,賀雲只需要按照真實的歷史演繹,加以藝術化的處理即可,可對於後者,他就有些抓瞎了。
畢竟在真實的歷史當中,這些諸子百家人物雖然大多都有歷史原型,可對於他們是否真的摻和到了這場統一天下的大戰之中,根本就沒有多少史料可查。
如此一來,這就需要賀雲一個個將他們合理的安排到情節之中去,而且既要承上啟下,也要首尾相連,甚至還要合理化,不能在出場時過於突兀,讓人一看就顯得十分尷尬。
而對於他們的身份,不管是明面上的,還是暗地裡的,也要進行合理描寫,甚至還要埋下一定伏筆,為將來的《秦時明月》系列作鋪墊。
可以說,寫這段情節時,不僅要考驗到他成熟的文筆,還要考驗他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儘管有著《秦時明月》原著與部分史料作為參考,事先,他也寫了大綱,可待到他真正寫這段劇情時,還是會時不時的卡住。
這使得他需要不斷找靈感,找思路來繼續寫稿。
這個過程自然是十分痛苦的。
就拿今天的寫稿成果來說吧,他一共寫了七個小時的稿,可寫出來的字數卻僅僅只有三千來字,平均一個小時五百字都不到,這和他之前的寫作速度根本沒法比。
但沒辦法,為了追求小說的質量,他需要逐字逐段的反覆誦讀,並且還要在寫完幾百字後,繼續想下一個情節,甚至回過頭來,還要考慮後面的伏筆埋設,情節是否合理等等這些問題。
這些也就罷了,更讓他差點崩潰的是,寫著寫著,待他回過頭再去看前面情節時,卻發現某些情節寫的不是很合理,他只能直接劃掉,重新寫。
如此反覆之後,七個小時能寫完三千於字,其實還算比較快的了。
…………
或許也正是這種折磨吧,到了正月十三,也就是離開學還有兩天時間,他再也忍不住了。
他覺得自己真的需要給自己放鬆放鬆了,否則,他的腦子可就要爆炸了。
“不行了!不行了!我必須得給自己混沌的腦袋降降溫了!我的腦袋快要炸了!”
賀雲自我吐槽了一句,他直接放下了手中的筆,整理了一下書稿,而後,又把堆積如山的書稿和各種參考資料往抽屜內一塞,便出了自己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