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收拾了一下,沈舟便一個撲騰,趴到了自己公寓裡的那張大床上。
趴著刷手機,這都已經是沈舟已經熟能生巧的標準工序了。
開啟了手機之後,只是簡單的搜尋了一下,沈舟便已經找到了穆姍姍所在銀行的直播間,龍發行直播間。
正所謂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白天穆姍姍和自己說的事情果然是真的。
他們龍發行的直播業務豈止是做的不順利啊,簡直就是太不順利了。
那麼大的一家銀行,居然攏共只有不到八千個粉絲!
沈舟簡直不知道這家銀行平時到底是怎麼宣傳的,好傢伙,現在都什麼年代了。
人家工農中建交這五大銀行,隨便一個挑出來,都幾十萬粉絲吧。
即便是這些銀行的分行,亦或者是這些銀行的客戶服務賬號,那多少也是有著十多萬粉絲的。
偏偏穆姍姍她們的龍發行,到了2025年的今天,居然豆音平臺上的粉絲數只有區區的八千!
而且龍發行還就這一個賬號!
“難怪那個金絲眼鏡男要讓姍姍上直播。”
“還算業績,這不是擺明了坑她嘛!”
“果然還是星爺說得對,戴金絲眼鏡的男人都討人厭!”
見證了龍發行的賬號低迷,沈舟當下便立刻點開了手機的撥號鍵盤。
想著要利用自己娛樂行業的特有手段,給穆姍姍漲漲粉。
是的,娛樂行業對於各大短影片平臺漲粉這一塊,那是有著專業的操作手法的。
這種手法與自然流量不同,多少有一些投機取巧的嫌疑。
一般而言,娛樂行業要想讓一個直播間火起來,無非就幾種主要的操作。
一者,直接購買短影片平臺的推送。
也就是向平臺直接購買流量,流量買的多了,最後能夠留在賬號的人也就多了。
這是最基礎的一種常規方式。
第二種呢,就是透過一些渠道購買專門的粉絲刷流量。
這一種其實本質上和第一種區別不算特別大。
最主要的區別就是一個是從平臺買的,一個是從那些專業人士手中買的。
從平臺買的貴一些,質量也相對好一些,安全係數也高。
從專業人士手中買的,質量就不行了,但是好就好在便宜,量大,可以透過這種方式讓直播間短時間熱度提高一大截,進而帶動一大部分真實的使用者進入直播間。
不過,這種操作方法一般是會違反平臺規定的,所以也有著一定的風險。
第三種,就厲害了,這種操作方法,通常都是娛樂公司最為擅長的基本操作。
而這種操作,就叫做炒作!
怎麼個意思呢,就是你要想讓一個直播間火起來,重點先不是放在這個直播間上面。
重點是先透過各種各樣的賬號宣傳推送,先把這個直播間炒起來。
等到炒的熱度差不多了,這個賬號的直播間自然而然也就跟著起來了。
比如說拉上幾個主要的媒體賬號,把這個直播間裡的內容當成新聞這麼一炒作。
那效果,很多時候都會比單純在直播間投流要強不少。
當然了,除了這三種方法之外,要讓一個直播間火起來,實際上還有很多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