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主任,你的工資級別從二月開始就調整成二十級了,每個月的工資是三十一元五角,再加上職務工資十五元,這裡總共是四十六元五角,您點一下。”
聽到財務人員的話,李唐挑了挑眉頭,漲工資啦?這還真是個意外之喜,雖然僅僅只漲了三元五角,但也夠他給家裡交的錢了,而且他不抽菸不喝酒,日常除了偶爾給家裡買點菜什麼的需要花點錢,幾乎就不花錢了。
前邊還是學徒的時候每個月十八塊錢工資都能攢下來好幾塊,更別說現在的工資了,這攢的可都是老婆本。
“謝謝王姐。”
“客氣啦李主任,您在這兒籤個字,還有這邊,這是廠裡統一發的年貨,今年是半斤糖,二十斤大米二十斤麵粉,半斤菜籽油,還有每人一條帶魚,瓜子花生一樣一斤,這個是咱們醫院發的,一條帶魚,三瓶罐頭,罐頭是看勞司商店有什麼領什麼,還有兩斤粉條。”
醫院在廠裡的各個部分包括車間都算是比較有錢的,每年都能給醫院職工在廠裡統一發放的年貨基礎上再發一些,其他部門或多或少的也都會咬緊牙關應擠一些,徹底沒錢的那是實在沒辦法,只能乾瞪眼了,但下面的職工肯定會在背後把部門領導罵死。
廠辦所屬的是最倒黴的,其他部門是想發沒錢,他們是有錢也不敢發,幾萬雙眼睛都盯著呢,廠辦要是敢多發東西,看各個車間的職工能不能把他們罵死。
領導還無所謂,反正工資夠高,他們不在乎那點東西,在廠辦所屬的各個科室上班的那些人就可憐了,只能眼紅的看著其他部門的人領多餘的東西,他們除了廠裡統一發的就啥都沒了。
今年李爸也沒多餘的東西了,不過他今年倒是省事,往年每到年底都是他最頭疼的時候,要想著法子給車間的職工多弄點年貨回來啊,要不然其他車間有,你這裡沒,你看看你這領導還能當不。
李媽跟宋小麗在宣傳科工作,同樣隸屬於廠辦,也是沒有多餘的東西,不過李元他們技術科卻能在車間混上些。
總之,每到年底,廠裡就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而且一家有多人在廠裡上班的,嘖嘖……那年貨的數量,能把那些家裡只有一個人在廠裡上班的羨慕死。
這裡就得說一下那些行政事業單位了,他們因為靠的是財政撥款,如果領導會省錢,或者會跟上邊哭窮能要來錢還好,但凡沒這個本事的,到了年底你還想發年貨?呵呵,想多了,啥都沒。
這也是為什麼七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的時候,很多地方都說企業比那些行政事業單位吃香,那些大姑娘都願意嫁給企業職工的原因,福利待遇相差太遠。
當然啦,等到後來國家財政漸漸有錢後,再加上很多地方企業相繼破產,這種局面就被扭轉了。
但是在七八年的當下,只要能進廠子,尤其是像化肥廠這樣的部屬企業,那絕對沒人選擇到地方的行政事業單位工作。
實在是化肥廠的很多隱形福利太多。
首先就是孩子上學不用花錢,不管是職工還是家屬在廠醫院看病都不用花錢,不像地方上那些行政事業單位,說是給報銷,但你也得先墊錢,然後再報銷,單位沒錢的給你壓上一年半載再報銷的多的是。
還有就是現在家家必不可少的蜂窩煤,廠裡專門有一個小車間就是將廠裡燒完的廢煤渣收集起來,再摻上一些煤打成蜂窩煤,然後廠職工每戶每月定量供應,絕對夠用,還不要錢。
雖然這種煤沒有從煤炭經銷部買的蜂窩煤耐燒,但不用花錢啊,還要啥腳踏車,算算吧,光這一項每年就要省多少錢。
現在廠裡還正在琢磨著將生產廢氣透過管道送到每家每戶去,因為這些廢氣雖然稍微有點味兒,但它能點著,跟煤氣差不多,這完全可以通到家裡用來做飯,甚至是冬天燒暖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