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彆著急嘛,大家聽我把話講完再發表自己的意見。”李爸也不慌,等反對的聲音小點了之後,才繼續說到。
“我說集資建房,那當然是房子要跟前邊有區別。咱們之前的房子蓋的都小,年輕人現在基本都是小兩口加一個孩子最多倆孩子,住著還行,但年紀大點的,家裡人多的就不行了。
我的想法是,新家屬樓咱們蓋大點,每戶六十平米,甚至七十平米,再或者更大都可以,誰想要誰掏錢。當然啦,這個錢也不是漫天瞎要,咱們做好預算,核算清楚每平米的成本,將前邊兩次蓋的家屬樓同樣都算出來。
將來想要新房子的人,老房子折價抵消,剩下的補齊就行,比如新房子咱們算下來的成本是每平米十塊錢,廠裡補貼五塊,剩下的五塊用老房子抵消一部分後,其餘的個人掏。最後我想說的是,這種集資建房的法子可不是我想出來的,全國很多地方都有先例。”
咦?
如果按這樣操作的話,好像還比較靠譜啊!
在座的諸位互相對視了一眼後,不約而同的在心中想到。
大房子誰不想要,現在有一個能堂而皇之住到大房子裡的機會,誰又能不心動,至於要補的那些錢,能坐到這間會議室裡的人,不會有人掏不起,就算真的拿不出來,到時候可能借都要借到。
“老李,那你按這樣說,到時候分房子該怎麼分,誰想買就買嗎?萬一大家都想買怎麼辦?”
“分房子的方法還是跟以前一樣,算積分,工齡加獎勵,排在前面的人不想掏錢的話就順位往下排……”
這方法其實是李唐跟他說的,也不用擔心房子不夠賣,不想掏錢的人絕對有,有的人想法就是房子小點就小點,能住下就行,憑啥讓我掏錢,又不是沒有不要錢的房子。
但想花錢改變家裡住房條件的肯定也不在少數,畢竟化肥廠的福利待遇一直都不錯,廠裡幹部職工存的錢,讓鎮子上那家人行的攬儲任務完成度,連年都是全地區各個網點中最高的。
這邊領導們正在會議室裡討論蓋家屬樓的事兒,那邊李唐正帶著宋小慧,跟醫院的眾多的醫生護士,甚至還有病人及病人家屬一起湊在醫院大門口看熱鬧呢。
偷吃被抓了個現場可還行。
醫院大門南邊是託兒所,北邊是廠勞司的綜合商店,事情就發生在商店。
一個在商店上班的女營業員,不知道怎麼回事,這班上著上著就上到商店的主任辦公室去了。
這女的之前在主任辦公室上過多少次班不知道,反正今天被他男人給抓到了。
估計是被誰給打小報告了,要不然那男的過來的時候不可能還帶著人,帶的人還是女方的孃家人,這就比較炸裂了。
具體在商店後院被抓住的時候什麼樣,外邊這些看熱鬧的不知道,反正人群裡傳啥的都有,比較靠譜的是主任辦公室門被踹開的時候,裡邊那倆人衣衫不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