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的在許田外圍的山林間駐紮了一晚,袁尚所率領的大軍繼續開拔向著許都前進。
不消旬日之間,兵馬已是開赴至許都外城,遙遙的望著許都,袁尚的心中不由感慨萬千。
身為大漢的臨時都城,許都確實有著它的不平凡與獨特之處。
矗立在袁尚目光中的都城高聳入雲,城池高大足有四、五丈,重石累壓,牆壁嚴厚,氣勢非凡。
下方壕溝寬深,內中積水澤潤,極為嚴整。
離許都城門尚有數里之遙,仰首細細看去,卻也能發現城牆上一杆火紅的大旗在風中搖擺,旗上繡著的乃是一個黑色紅邊的金邊大字。
“漢!”
“公子,怎麼辦?強行攻城嗎?”張頜打馬上前問袁尚道。
袁尚搖了搖頭,笑著道:“不用這麼著急,左右咱們就是來嚇唬的,犯不上跟他們硬拼!”
高覽聞言道:“那依公子之見,又該如何?”
袁尚聞言低頭思慮片刻,隨即抬起頭道:“這樣,五千鐵騎,咱們派出一千在北面的樹林間來回奔走,弄他個塵土飛揚,讓敵軍誤以為咱們有大隊人馬接應,剩下的四千兵卒分三路圍城,各自在東、西、南三門搖旗吶喊,以壯聲勢,唯獨留下北門一路放空。”
高覽一時沒反應過來,奇怪道:“圍三缺一,乃是為何?”
張頜卻是心領神會:“留下北門,讓曹軍的信使衝出來給曹操報信。”
袁尚聞言笑道:“張將軍真是聰明伶俐,好了,勞煩二位將軍立刻分頭行事,準備圍毆.....不是,是圍攻許都!”
“諾!”
***********************
許都,尚書令府。
當今天下,世人皆知,如今的大漢朝司空曹操,剿黃巾,討董卓,伐袁術,除呂布,降張繡,逐劉備,當可謂威名赫赫,戰果累累,放眼天下,直可謂當世第一梟雄。
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在這赫赫戰功的背後,卻有另外一個人,十年如一日的為曹操穩固後方,制定政略,矗處內務,舉薦賢才,頒佈法令,採辦軍需,籌備糧草。
可以說,是這個人,用他的背脊,默默的替曹操,亦或者替整個曹氏支撐起這中原的錦繡山河。
此時的尚書令府的書房內,依然是忙碌非凡,尚書令荀彧杵著腦袋,俯身在桌案前一簡一簡的翻看本月徵糧的賬目。
十數年如一日,對於荀彧來說,整日的批公已是家常便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事了。
特別是現在這個特殊時刻,就更必須要抓緊時間,每一辰每一個刻都不能夠放鬆精神。
據報,官渡之戰已經接近尾聲,前方戰事已是向著有利於己方的方向發展,這種關鍵時刻,他這個為曹操坐鎮後方的領軍人物更是需要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切實的抓好每一個小項,不讓許都出現一點小的差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