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聿嫻跟著婆母韋氏緩步朝著宮裡行去。
有個小太監在宮門處接到了韋氏,又悄悄地打量著寧聿嫻,
韋氏示意了一下身旁的侍女。
侍女笑眯眯地塞了個荷包給小太監,“那是我們府上的二少夫人,昨兒大婚……小公公沒能去我們府上吃杯水酒,著實可惜,這個小公公快拿著罷!沾點兒喜氣也好!”
小太監飛快地接過,將之藏在寬大的袖筒裡,掂量了一下荷包的分量,面上一喜。
侍女貌似無意地問了句,“今天我們來這麼早,也不知貴妃娘娘可起了,心情暢不暢快。”
小太監沒回頭,聲音壓得低低了,“哎喲可不得了,昨兒小王奉了娘娘之命去貴府觀禮,回來向娘娘稟報了以後,娘娘可惱怒了……直到今兒一早也不怎麼爽快,連梳頭的姑姑都捱了罵呢!”
侍女啊了一聲,說了聲多謝公公,便不再相問。
大約花了半個時辰行走、等待,寧聿嫻與韋氏終於來到了林貴妃居住的朝露殿。
然後婆母倆站在朝露殿外的大門處等著,
小太監進去稟報了。
寧聿嫻看著宮門上掛著的牌匾上寫著的“朝露殿”三個大字,嘴角抽了抽。
這些貴人的心思她是真的不懂。
“朝露”二字,從字面意義上看來,當然喻意美好——清晨的露珠晶瑩剔透的,能不美嗎?
但,只有附在草尖上的露珠才是最美的啊!
而且只要太陽一出來,露珠便轉瞬即逝。
這不是在譏諷林貴妃出身草芥,且只要正統(太陽)一出來,她的恩寵便稍縱即逝了?
寧聿嫻打定了主意,心想等到覲見結束後,定要好好問問婆母,貴妃娘娘的出處。
不過,此時韋氏輕聲對寧聿嫻說道:“瞧,那是坤儀宮的蓮花塔。”
寧聿嫻下意識看向了東北角,那兒有幢巍峨的高樓,似有宮娥在高樓上走來走去。
韋氏輕聲說道:“咱家三姑奶奶就在那兒,一會兒咱們過去看看。”
寧聿嫻點頭。
是的,文家也有嫡女在宮中為妃。
朝中有一王二公三侯四伯鼎立,
昔日鎮國公府的嫡長女文氏玉蕊,乃現任鎮國公文玉擎之長姐,嫁與淮王為正妃。
然,淮王得繼大統,卻未立後。
原淮王妃文氏玉蕊被封為皇貴妃,統領六宮;
原淮王側妃林氏香柔被封貴妃,恩寵不在皇貴妃之下。
文玉蕊十五歲成為淮王妃,二十四歲成為皇貴妃,二十七歲誕下皇長子,但因皇長子三歲時夭折了,不免傷心,臥病在床。
三十五歲時,文玉蕊薨了。
文玉蕊去世後,皇上又納文玉蕊的族妹,鎮國公府四房的長女,時年十九歲、族中行三的文玉嘉入宮。
文玉嘉從低位份的妃嬪做起,到如今三十七歲,亦被封作了皇貴妃,居在當年她族姐先皇貴妃娘娘居住過的坤儀宮裡。
此時韋氏讓寧聿嫻看的坤儀宮,正是皇貴妃娘娘文玉嘉的居所。
寧聿嫻真的覺得很有意思。
——林貴妃已經五十五歲了,住的宮殿叫做朝露殿,生性張揚跋扈;
三十七歲的皇貴妃住進坤儀宮,卻安靜低調得過分!
以前的寧聿嫻,因為要嫁的人是鎮國公府的庶子文宸,所以她的夢想就是當個富貴閒人,整日吃喝玩樂,然後接受家族的庇佑,再為家族奉上對她來說……屬於九牛一毛的家用獻金,這就足夠了。
寧聿嫻從未想過,有一天她也站在權力漩渦的中心地帶。
但現在,她替嫁成為了鎮國公府的嫡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