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鐵血鑄山河

第240章 調回延北

跟著主力部隊回到南灣,劉福全拉著政委抓緊時間部署。

物資有了,部隊兵力也足夠,接下來,發展根據地經濟非常重要。

部隊沒有必要再擴大,總部下發了命令,繼續精兵簡政。

不過濱海沒事,都是剛起步,一個人當幾個用。

再就是劉福全知道,從現在開始,實際上抗戰已經進入尾聲了。

幾乎沒有什麼大仗可打,就連八路軍,很多高階領導調回了延北。

晉察冀的一把手回去,總部大部分首長回去了。

甚至連旅長,還有好幾個重要幹部都調回了延北。

現在是兩件事,一個開會,討論接下來的應敵策略問題。

再就是抗戰結束後的一些關鍵問題,渝都現在又不安分了。

晉西北已經調了好幾支部隊回去,第一戰區又在瞎搞。

說起這事,劉福全也是頭疼,怎麼就不能消停一下呢。

這次從天津搶運出來的物資,都到了滄海湖北面50多里的南灣。

這裡跟滄海湖一樣,也非常隱蔽,從天津南下只有100多里。

趁著小鬼子對付大車,汽車團一路狂奔,把所有裝置安然運回來了。

趁著年關這三個月,快速把南灣打造出來。

服裝廠最容易,只要有裝置,有原料,幹活的人足夠多。

最難的是彈藥,復裝是個技術活,沒人不行。

現在環境不一樣了,幾萬人,每天訓練消耗的子彈都不是小數目。

劉福全問了工人,大部分裝置需要電,關鍵是電廠太難做了。

這點,劉福全也很無奈,只能暫時擱置下來,等待機會。

接下來,就是各部隊的整編,這非常關鍵。

周邊幾個旅已經做好了防備,除非小鬼子來幾萬人,其他都不用擔心。

從天津帶出來的8000工人,有5000人加入了部隊,偽軍有2000多人加入部隊,還有1000多,放回去了,以後有用。

根據總部的命令,獨立旅改稱19旅,濱海支隊、滄海支隊整合為20、21旅。

獨立團、新兵團以及剛加入的工人、偽軍,全部編到這兩支部隊中。

這樣一來,整個濱海有6個主力旅,總兵力突破了4萬人。

接到總部的電報,劉福全還真有點擔心,這麼多的部隊,怎麼得了。

想想就明白了,周邊的軍區,哪有這麼大,這可是完全的二級軍區架構。

難道,總部是想著給濱海軍區升級?

劉福全倒不是擔心自己沒有位置,就怕擴大了,再有其他的部署。

目前來說,濱海的局面適合穩定,至少在等半年。

還真被劉福全猜到了,總部討論完,確實就是這個意思。

年底,命令下來了,濱海軍區正式成為二級軍區,歸屬晉察冀指揮。

新任司令員、政委從軍區派過來了,劉福全、蘇忠誠兩人都被調回了延北。

按照總部的命令,濱海軍區12旅、20旅調回延北。

兩人這下才明白,為什麼要擴建,跟冀南一樣,支援延北。

冀南的命令也下來了,司令員帶領6個團,回延北。

再加上前期調回去的晉西北兩個主力團,一個支隊,359旅三個團,肯定有大事。

要知道,18個團回延北,什麼概念,總部肯定有後招。

按照劉福全預知的訊息,一戰區和寧馬是主因。

八路軍在前線打鬼子,他們在後面搞摩擦。

僅僅是小規模戰鬥,就打了幾十次。

不得不說,延北的兵力確實太少了。

把所有兵力都算上,不到一萬人,面對幾十萬大軍,太危險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