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鐵血鑄山河

第54章 克服萬難堅定前行

本來徐廣發的意思,乾脆把游擊隊全部合併到特務大隊。

劉福全沒有同意,倒不是因為游擊隊戰鬥力不高。

主要是基於未來改編的獨立性,川東遊擊隊還是留下完整編制更好。

川東遊擊隊改稱川東獨立營,500多人分成了三個連。

行軍佇列為,先遣營、一營、獨立營、二營。

指揮部,新成立的後勤連跟隨一營行動。

川東的100多地方幹部,單獨組建了後勤連。

按照游擊隊同志的意見,部隊經巴中、廣元向川西前進。

距離近2000裡,這可是山路,每天40裡都是極限了。

預計要走2個月以上,這還是不被堵截、不繞路的情況下才行。

劉福全的想法,還是儘量跟主力會師,容易突出去。

當時著急從桐柏山出來,也有這原因在。

3月中旬,特務大隊終於抵達川陝蘇區主根據地,王家坪。

還是一樣的路數,所有游擊隊再次集合,一起追趕主力。

王家坪周邊的游擊隊更多,800多人。

後勤連擴編到了200多人,新組建巴山獨立營,跟川東獨立營一起行軍。

可不但是行軍,部隊算是一邊行軍,一邊訓練。

不過這個訓練是是以增強身體素質為目的。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劉福全也有點擔心了,人太多了。

但是,總不能看著這些戰士白白犧牲,只能硬著頭皮撐下去。

兩條路,要麼是漢中,要麼是廣元。

漢中有鐘山嫡系,兵強馬壯。

廣元則是川軍,有一個獨立旅,而且地形險峻,易守難攻。

無疑,這兩條路,都是死拼的道路。

單憑現在的兵力,想要衝出去,難度非常大。

劉福全正要下決定硬闖的時候,偵察的戰士回來報告,還有一條路。

翻過米倉山,從略陽到隴南,古道,非常難走。

但不管多難,總比硬闖強。

隊伍做好了充足準備,開始往略陽出發。

4月11日,特務大隊到了陽平關。

古陽平關南倚雞公山,北瀕嘉陵江,雄踞於西通巴蜀的金牛道口和北抵秦隴的陳倉道口。

同時也是巴蜀通往關中的北端前沿,地理位置十分險要,進可攻,退可守。

這一仗怎麼都要打,只有突破陽平關,才能進入隴南或者漢中。

特戰排、突擊連趁著夜色,使用弓弩首先幹掉了城樓的守衛,攀爬上牆。

拿下城門後,一營、二營先後入城,跟守軍展開了激戰。

守衛陽平關的是37軍一個團,正在睡夢中。

倉促中,守軍只能邊打邊退。

但早就耐不住的兩個獨立營,直接衝了上去,跟白狗子開始了近戰。

本來按照計劃,兩個獨立營部署在側翼,等著白狗子潰散的時候才會衝鋒。

結果,兩支游擊隊還是按照原先的打法,直接衝上去了。

劉福全無奈,也只能下令,全軍衝鋒。

近3000戰士對上白狗子不到1000人,優勢非常明顯。

不到兩個小時,一個團的白狗子,逃走的不到200人。

雖然特務大隊也犧牲了300多人,但是繳獲了大批物資和裝備。

特別是游擊隊,幾乎都換了武器,戰鬥力也上了一個大臺階。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