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熊對於新鮮食品的苛刻要求,導致各個城市的市民,每天考慮的不是營養搭配,健康飲食。
而是什麼食物,能夠完整不變質地運到城裡商店。
有哪些東西,是自己能夠買到的。
“難怪毛熊這麼喜歡罐頭,這東西放幾年都不會變質。”
大長老哭笑不得。
又要新鮮,又要保證及時供應,本身就有些不現實。
“首長,您說得太對了,毛熊最愛的不是肉罐頭,而是水果,蔬菜罐頭。”
“後者除了口感好吃,還能補充各類維生素。”
張君接話說道:“不過就算是罐頭,缺乏足夠的儲存技術,依舊壞得很快。”
“純天然確實健康,問題是,條件不允許啊。”
“各位首長,你們知道毛熊的健康飲食觀念,是誰首選提出來的嗎?”
幾位長老紛紛搖頭,總指揮打趣道:“娃娃,你就別為難我們了,我們打了半輩子仗,能吃飽肚子就已經是過年了,健康飲食,純天然食品,它們認識我們,我們可不認識它們。”
張君直截了當地說道:“米高揚。”
“啥?米高揚!”
寧老總瞠目結舌道:“你說的是那個米高揚?”
“哥哥,大米高揚。”
饒是見多識廣的大長老,也不由得吃了一驚。
乖乖。
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毛熊大人物裡,一共有兩位米高揚。
一位是毛熊的三號人物,穗宗的得力干將。
另一位米高揚同樣了不起。
米高揚飛機設計局負責人,毛熊科學院院士。
由於二人是親兄弟。
按照龍國的叫法,長老團有時會稱呼前者為大米高揚。
位高權重的毛熊三號人物,竟然研究起了食物。
簡直匪夷所思。
張君半是玩笑地說道:“這位大米高揚同志,絕對是貨真價實的美食專家,毛熊改變飲食結構,大量吃魚肉,就是在他的主導下進行的,白鷹國的漢堡包,也是他引進毛熊的。”
“除了漢堡包,還有冰淇淋,果汁飲料,啤酒。”
“多年以後,大米高揚親自阻止了沙拉醬,蛋黃醬的技術改革。”
“起草制定了紅腸配方流程,規定豬瘦肉比例不能低於70%,牛肉比例25%,3%的雞蛋和2%的牛奶。”
“保質期不能超過72小時,對了!”
張君習慣性地拍了一下額頭,說道:“除了親自起草紅腸配方,大米高揚參與了一大批飲料的改良工作。”
“研發出了番茄味飲料,就是洋柿子味道的飲料。”
一席話說完,決策廳內鴉雀無聲。
大長老,二長老,總指揮,寧老總,沈領導幾人面面相覷。
確定張君說的是毛熊三號人物,大米高揚?
不是專業的廚子和食品專家。
幾名長老竟然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形容詞,形容大米高揚做的這些工作。
到底是擅長食品這方面的工作,還是關心人民群眾?
毛熊三號人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