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指揮,這些是哪位專家的技術成果?”
“唐院士?於教授,還是龐院士?”
“又或者是大家集體努力的結果?”
一瞬間,徐教授腦中閃過一大批國內畜牧專家。
仔細想想,又覺得不太可能。
國內有不少留學歸來的畜牧專家,然而懂得動物營養學的專家寥寥無幾。
“一會我帶你過去,你就知道。”
總指揮將茶杯遞給徐教授。
詢問上面的內容,具不具備可行性。
“太具備了!!!”
徐教授轉手將茶杯放在辦公桌,急促道:“老總,請您馬上帶我去見這位專家,有了生物營養飼料,我保證老百姓飼養生豬的積極性將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以往的各種擔心,都將消失無蹤。”
徐教授抓著總指揮的手腕,滔滔不絕地講述上面的技術特點。
第一,自然是省糧食。
第二,營養配比科學合理,蛋白質不單是人類成長的重要營養來源,對於家畜家禽生長,同樣關鍵。
第三,合理配比能夠有效降低禽畜的病害率,增加禽畜的抗病能力
一口氣講了十幾種優點,徐教授心裡已經急不可耐。
再三請求總指揮,馬上帶他去見這項技術的研究人員。
“我們現在就出發。”
戴上軍帽,總指揮領著徐教授出門上車。
前往農科院下屬的京郊農場。
“徐教授,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就是生物營養飼料,新型種豬專案的帶頭人,張君同志。”
來到農場辦公室,總指揮分別向張君和徐教授介紹身份。
簡中軍,總指揮嚴肅地說道:“徐教授,這項研究關係著國內老百姓,什麼時候能夠敞開吃肉,國家的肉食品供應,是否能夠實現自產自銷。”
“意義重大,容不得半點閃失。”
“你除了是張君同志的副手,還將擔任管理研究所同志們工作的職責。”
“張君同志的身份較為特殊,有些工作需要由你來進行傳達。”
“老總,我明白。”
徐教授收斂心中激動,已然明白總指揮話中的意思。
知道張君真實身份和能力的人,僅在小範圍內。
除了專案研究,其他事情統統不能問。
“娃娃,這是什麼?”
交代完徐教授相關的保密工作,總指揮的注意力被桌上的一張圖吸引。
“報告首長,這是我隨手畫著的標準養豬場配置。”
等到徐教授過來的過程中,張君完成了全民吃肉的最後一個環節。
養豬場和相關配套設施。
搞出新型肉豬,解決生物營養飼料問題。
到了飼養環節,依舊有問題需要解決。
如何科學合理修建養豬場,如何將養豬產生的豬糞合理運用。
豬欄衛生工作怎麼搞,一個大隊安排多少獸醫。
全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聽完張君的想法,總指揮極為贊成。
豬欄衛生搞不好,就會出現生豬大量生病的問題。
不配一定數量的獸醫,禽畜病了誰來治療?
在總指揮的關懷下,各個公社基本有一到幾名不等的獸醫。
換在以往,也算是夠用了。
但是這次不一樣。
一旦研究完成,各地生產隊將要大量養殖新型肉豬。
每個公社下面都有著一定數量的生產大隊,大隊下面還有生產小隊。
只靠幾名獸醫,不可能面面俱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