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關於超級水稻雜交技術,母本和父本的相關記錄。
母本技術能夠確保超級水稻長勢喜人,持續保持高產。
父本技術則關係著超級水稻對於病蟲害的抵抗能力。
兩項技術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另外還有相應的授粉技術。
接過張君遞來兩個記事本,馮將軍內心感慨萬千。
要是再多幾個張君這樣的“好孩子”,國家何愁不興旺,列強何敢欺負龍國!
再過幾個月,張君就要過23歲了。
一個23歲的年輕小夥子,不但一個人解決了困擾成千上萬科學家的兩彈核心理論。
更獨自搞出了畝產數千斤的噸糧田。
一畝地產糧4噸,說出去誰能信?
偏偏。
眼前的一幕幕,絕對做不了假。
哪怕一畝地產量做不到8000斤,四五千斤還是有的。
……
“老張,咱們國家的糧食問題,很可能會在今年得到徹底解決。”
京城,科工委大樓。
陸軍上將,科工委副主任張建設接到電話,走進主任辦公室。
聽到這句話,整個人一下子呆住了。
科工委總負責人寧老總表情嚴峻地說道:“你沒聽錯,徹底解決糧食問題。”
“難道咱們的農業專家,研究出了新的雜交水稻技術,能夠進一步提高農業畝產?”
年過五旬的張建設激動得渾身顫抖。
龍國既要勒緊褲腰帶還毛熊的債,更要最大限度地保證老百姓能夠吃上飯。
發揮勤儉節約精神,大力開墾荒地,派部隊支農,想辦法提高畝產。
一切能夠提高糧食產量的方式,龍國全都用上了。
為從根源解決這個問題,財政部門和科工委,各自拿出五千萬經費,投入到農科院的雜交水稻研究專案。
龍國的雜交水稻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二三十年代。
農科院的丁院長於三十年代研究出了龍國的第一代雜交水稻。
第三年,丁院長又培育出每穗可以產谷一千粒的雜交水稻品種。
“不是農科院,是596工程專案組。”
“老總,你不是在開玩笑吧?”
張建設匪夷所思。
596工程研究的是核武器,不是田裡的稻禾。
研發核武器的科學家,解決了影響億萬人的糧食問題。
怎麼這麼玄乎呢?
“別說你不相信,我也不信,可是又不敢不信。”
寧老總表情複雜地說道:“半個小時前,馮山川給我打來電話,張君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搞出了兩畝噸糧田。”
“按照他的說法,每畝地能夠收穫稻米8000斤。”
“8……8000斤?”
張建設用手指比畫了一個八的手勢。
寧老總點點頭,說道:“馮山川是你的老部下,你見他說過大話?”
張建設木訥地搖了搖頭。
能夠被上級安排擔任596工程總指揮。
馮山川各方面都是值得信任的。
“你現在馬上去農科院,隱去596工程,張君,一切和核武器研究有關的內容。”
“告訴丁院長,我們部隊的農業科學家搞出了超級雜交水稻,讓他遴選一批信得過的農業專家,過來進行鑑定研究。”
“你親自負責對丁教授點名的農業專家,進行身份調查。”
“任何風險,我們都不能冒。”
寧老總心裡比誰都激動。
越是這樣,越要保持冷靜。
沒有核武器之前,龍國很難確保超級雜交水稻技術萬無一失!
不論是被毛熊獲知,還是洩漏到白鷹國耳中。
龍國都將永無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