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表弟可以不去參加嗎?”劉巧玲問道。
“不可以。不去就是抗旨,那是要殺頭的。不過,我可以告訴你們,重陽這次去多半是陪襯,因為太師蔡京的兒子也是這次的新科進士,並且剛好是一甲中的第十名。考前,京城就風傳蔡京的第五個兒子蔡鞗極有才學,有可能是本科狀元的最佳人選。我還聽宮中有訊息傳出,皇上有意將茂德帝姬趙福金嫁給蔡鞗。帝姬今年十六歲,已經是妙齡少女了,可能也看不上還沒有成年的重陽。”聽見趙柄華如此說,四個小佳人也確實寬心了不少……
次日辰時,等在宮門外候旨的一干小青年,被傳旨太監領進了皇宮內院,也就是所謂的大內後宮。
他們這次進宮的小青年一共有十二位,除了趙重陽和蔡鞗是新科進士外,其餘的全部是勳貴世家的子弟。
他們在太監的帶領,左穿右拐,來到了指定的一座宮院內,趙重陽抬頭一看,院門正上方提款是碧雲宮,眾人進去,穿過庭院外面的大天井,進入正中的殿堂。道君皇帝宋徽宗和皇后妃子及公主們。已經在正上方高臺中間的桌子四周坐好了,臺下也擺了若干桌子,其中幾張已經坐滿了文武百官,還空著兩桌估計就是給他們幾人留下的。
幾人到了後,在執事太監的示意下,各人找了座位坐下。
這是趙重陽第一次見皇帝,本來以為要首先去跪下山呼萬歲,行三跪九叩之禮,那知太監示意他們先坐下。
見今天赴御宴的人到齊後,皇上趙佶開始發言。他說:“這次秋試士子們考得比往年好,所以今年的進士比往年多取了四十名。其中十三歲的南京府才子趙重陽,技高一籌,文章壓全場,開了歷朝歷代科考的先河,十三歲就中了頭名狀元。這是我們華夏興科舉以來最年輕的狀元郎。現在就讓新科狀元趙重陽上前叩見朕,朕要親自試一試你的才華。”
執事太監傳旨道:“新科狀元趙重陽上前面聖。”
趙重陽趕緊站了起來,正了正自己的衣冠,走到臺下不遠處跪下一邊行禮一邊高聲念道:“新科狀元趙重陽叩見皇上和皇后娘娘,祝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娘娘千千歲。”
“愛卿平身。”
“謝萬歲。”
“愛卿聽著,我這裡有一上聯,你聽完後,限你一刻時間之內給對上。”
“臣遵旨。”
宋徽宗道:“千里為重,重山重水重慶府。”
趙重陽道:“一人最大,大邦大國大宋君。”
“答得妙,在大邦大國的大宋,當然是一人最大,這就是大宋君王官家。”一大臣在下面讚道。
宋徽宗又道:“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擾邊。”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壓上。”
宋微宗點點頭道:“好!有八大王壓上,四小鬼果然翻不了天。不愧為神童小狀元,確實有些才學和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