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宋

第37章 開發清溪縣

而簡易的造酒作坊已經在方家寨建好,方臘回來時,趙重陽正指揮眾人把煮酒和發酵的池子建好,把蒸餾器安裝起來,明天就可以開始煮酒了。

制香水的作坊也同時完了工,趙重陽讓方臘安排人招一批年輕女子來跟著技師制香水。

肥皂和香皂的程式簡單,南京帶來的技師已經開始教女工們學習制肥皂和香皂了。

第二天,招聘的幾十名木工到位,趙重陽把織布機,紡紗機的樣機交給方臘的本家堂兄方木匠,並讓技師教方木匠和他的幾個徒弟如何拆開和安裝木工們製作出來的織布機和紡織機,而招來的木工師傅,每個人只負責一種部件的製作。

造紙和印刷的技師已經跟著方臘去了杭州,印刷坊已經盤下了一家破產的作坊,開始營運,原來的老闆願意為他們打工。

紙坊方臘也沒有準備新開,婁中敏正在與一家紙坊老闆談判,因為他們的紙受到南京來的紙衝擊,銷路不好,關門是遲早的事,老闆只是想多要一兩千貫轉讓費,趙重陽一聽這家紙坊規模大,便對方臘說,多一兩千貫都可以盤下來,工人和技師全盤接收,老闆願意留下幫著管理開每月十五貫高工資。

一時之間,原明教的會員上至六十歲以下的老人,下至十四五歲的男女青年,全都有了事做。

方家寨平均每個家庭有兩人有固定收入,今後就是顆粒無收,打工掙的錢已足夠一家人的溫飽生活了。

何況教主(哦,不,現在叫會長)說了,遇到荒年,幫源洞存的上千石糧食,將無償分給大家度難關。方臘的能量果然不小,一行動起來,就是幾千人甚至上萬人行動。趙重陽估計,從明年起,江南分會的總收入與南京那邊都不相上下了。

六天過後,唯一還沒有動的是漆工技術。方臘在睦州開得有一個木工店,長期有十來個人在經營。這天,趙重陽把其它的事情安排好後,讓龐萬春駕車,他帶著方臘交給他的三位漆工師傅,到睦州去弄土漆傢俱。

誰知道這件事又被三個小美女探聽到了,方百花把自己的馬車趕了過來,也要跟著去。龐萬春只得讓趙重陽去和三個妹子坐在一起,他和三個漆匠坐另一輛馬車。

一路上,三女對趙重陽埋怨不已,說他想自己出去玩,不讓她們跟去。趙重陽只得解釋,說去兩天就要返回的,又不是自己一個人悄悄地北上了。

不一會兒,三個人又對趙重陽興辦的各種企業問個不停。趙重陽又不好發火,只能是有問必答,答慢了或答得不滿意,還要受到三人的修理或數落,讓另一輛馬車裡的龐萬春心裡為他感到悲哀。

龐萬春、趙重陽和三位小美女到達睦州後,用了三天時間,漆了八十多塊木板樣品,終於讓三位漆匠基本掌握了土漆工藝技術。

趙重陽從熟石膏膏灰的製作,到土漆和桐油的熬製,火候老嫩的把握,到土漆的過濾;從打底色的膏灰調製,熟漆和熟桐油的調配,到上漆、造漆、收漆,每一個步驟都詳細講解,每一個細節都一絲不苟的嚴格要求,各人每一次的作品都放在那裡,看一看,比一比,誰最先上手,誰進步最快。

到了第三天,每個師傅漆出的樣品都基本達到了趙重陽提出的要求。這天下午,每個人在木工店選了一個年輕人當助手,開始正式漆傢俱。

又過了三天,漆的木板樣品和傢俱陸續幹了,抬到店裡擺了起來,一時轟動全城。

木板樣本來是擺在那裡打廣告的,開始並沒有想著拿來賣,可三個小美女對著樣品看的時候,見自己的絕世容顏在漆板上顯現出來非常清晰,連眉毛都數得清,比起銅鏡好用得多。

仇瓊英一下子就抓住了商機,她說讓木工在背面做上木架,當成木鏡來賣,好的銅鏡要10貫錢,我們只收三貫錢一塊,但它的實際價值只有二十多文錢。

果然,來看傢俱的客人聽說那是木鏡,在前面一照,整個人影清晰無比,又才三貫錢,比銅鏡大,但比銅鏡便宜,一下午的時間八十多塊土漆木板全部賣光,而三套傢俱,全部賣出了原價的二十倍以上。土漆傢俱一炮走紅,高出的價格超出了想象。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