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宋

第7章 初步歸劃

師徒倆來到鏢局大雜院內,王鎮南和他的兩個兒子王達寬、王達平平,還有準兒媳白小荷,以及原來鏢局管帳的錢先生都在。

王鎮南的大兒子叫王達寬,今年十八歲,有將近一米八的個頭,已經和白小荷姑娘訂了婚。

小兒子叫王達平,今年十五歲。王達寬已經長成一個威武的壯漢,加上自幼練武,一看就知道是個孔武有力的人。而王達平則是文武雙修,已經有秀才身份了,看上去比王達寬多了幾分書卷氣。

現在,他們這個大雜院有大小百多張口,沒有一個正當的營生。所以,大家的生活過得很艱難。

趙重陽知道,其實這一夥人中,成年人無論男女都會武功,並且身手也應該不錯,因為畢竟原來作為他們的正副總鏢頭的王鎮南和周大興,都是江湖上的名武師。

今後自己的事業發展了,很是需要這樣的人才。原來想到,把自己知道的弄菜方法寫成菜譜賣出去。現在,他認為賣菜譜不如自己開酒樓和飯店。

如果將這個大雜院重新佈局裝修出來,當街的圍牆撤掉,修成店鋪和門面,並弄出一些娛樂場所出來。這樣一個將住宿、餐飲、娛樂三樣融為一體的場所,不僅讓這一干人有了正當職業,而且還讓他們成了自己這個集體的第一批加盟者。

當他把這個思路告訴眾人時,白小荷道:“趙師弟這個主意好是好,但現在這個院子裡的百多人住在哪裡呢?”

“這樣吧,我早就想在城外江邊買塊地建碼頭,趁此機會多買些,既可以修碼頭建倉庫,又可以建村落修住房,今後還可以根據需要修建一些作坊。”

“除了有事可做的人外,老人和兒童全部住在城外,順便可以看守庫房和做一些手工活。”

“這次,白師姐在天香樓七八天,掙到了四千多貫錢,我和師傅掙到七千多貫,全部用來買地、修建房屋、修建碼頭,以及打造大雜院。”

這一萬貫錢我想應該夠了,不夠到南大街趙家總店去找趙掌櫃,支了多少把帳記清楚就行了。這樣吧,親兄弟明算賬,今後酒樓賺的錢除了工錢外,我只要三成,你們大家要七成。總之一句話,只要大家信得過我,我就願意帶著大家發財。”

王鎮南道:“但這樣一來,你不是吃虧了嗎?錢你出大頭,菜是你叫大家做的,我們在裡面做事情還要算工錢,而賺的錢你卻只要小頭。”

趙重陽道:“王師伯和白師姐也吃虧,大雜院是你的地盤,地段又好,價值兩千貫是沒問題的。還有白師姐掙的四千多貫,我也沒給她商量,就直接挪用了。”

王鎮南道:“自從我決定將院子拿出來供大家用時,就已經把它作為大家的東西了,至少你白師姐掙的錢也不屬於她一個人所有,所以你把它用來為大家謀福利,正好物有所值。”

王鎮南一說完,白小荷就點點頭,表示她未來的公公說得對。

停頓了幾秒,趙重陽接著說道:“其實我這樣做也是有私心的,因為我想你們老一輩的叔叔伯伯都是鏢師,武藝高強,而你們的後人也是從小練武的。”

“我這個人雄心有點大,想把自家作坊生產的貨物賣到江南各地,甚至北方,這就需要有人幫著押運貨物,到時就只有麻煩你們了。所以,也許要不了多久,你們的鏢局就可以重新開起來了。到時,我當大老闆,你們負責運貨就是了。”

他見幾個年輕人似乎有些不相信他的話,便繼續說道:“回去後,我就準備將我舅舅家的鐵匠作坊擴大,除了造日常用具外,還準備造寶刀和寶劍。”

“大家知道,好的寶刀寶劍,削鐵如泥,起碼可以賣幾百貫甚至上千貫,所以作坊就必須要有人守。過幾天回去安排好後,我就需要十個會武藝的到我那裡去,兩個留在趙莊協助師傅訓練莊丁,八個到劉家村訓練莊丁和守護工坊。”

“願意去的請達寬師兄落實一下,做好準備,每月暫時開三貫錢的工錢,今後生意擴大了肯定還要往上漲。這次沒去成的跟著修房子,造碼頭,包飯,工錢兩貫。”

“另外,錢先生錢叔叔今後管理酒店的帳目時,可以多帶幾個徒弟,無論男女都行,告訴學的人用心學,帳房開始每月三貫,熟練了五貫錢,掌櫃每月五貫錢,熟練了十貫錢。”

聽了趙重陽的安排,眾人認為可行,趙重陽就將這次從梁趙兩家弄來的七千二百兩銀票,交給王鎮南王老爺子,由他和錢先生統一安排支出。

接下來,趙重陽、王老爺子、錢先生、周大興幾人就座著趙家驢車去江邊買地。

現在,南京城外的江邊主要有三家大碼頭,一是汪家碼頭,二是馬家碼頭、三是李家碼頭。這三家的商業,不僅遍佈南京城的各行各業,就是在其它府州縣,也有許多分店。這三家,都是家資上百萬的超級大家族。並且每個家族都出資資助族中有學問的弟子,讓他們去考舉人和進士,繼而進入官場,以便今後利用官府的巨大能量來保護他們的財產……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趙重陽他們在離汪家碼頭一里路左右的地方,花了六百兩銀子,買了兩百多畝荒地。趙重陽說,當務之急,是先修住房。把大夥兒安置好後,就可以把大雜院改成酒樓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