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宋

第11章 縣學學習

偏偏其中一個手拿扇子,一見到寶塔就搖頭晃腦地胡吟起來:“遠看寶塔頭尖尖,下面大來上頭尖。要是把它倒過來,上頭大來下面尖。”

他同路的幾人連忙點頭哈腰地誇讚起來:“好詩呀好詩。”……“朱公子學富五車,才追子建。真仍當今的李杜也!”時下也是秋末,天氣早已轉涼,他卻拿著一把扇子不斷招搖。

聽到這一個比一個更令人肉麻的吹捧聲,惹得黃鳳明火起,又不好大聲發作,尋思道:“待老子戲弄他一回。”

這朱成剛與黃鳳明外公家是同一個村的,兒時經常去他們村玩,自然是老相識。

只見黃鳳明向前走了幾步,來到朱成剛面前拱手道:“朱兄真是好雅興,剛才那首詩做得確實好。只不過,後面要是再加上兩句,那就更完美了。”

朱成剛晃著他那肥胖的大腦袋,滿臉堆笑地問道:“哦,是嗎?那請黃兄說來聽聽。”

“朱兄請聽,”黃鳳明一本正經地說道:“我今塔前把酒醉,醉後地上沉睡酣。夢中朝天放過屁,香氣直達九重天!”

眾人聽後,全部捧腹大笑,狗屁不通的朱成剛還以為加得好,堅持要黃鳳明把詩句給他寫出來。

黃鳳明道:“這荒郊野外的哪裡去尋紙筆。不如你去尋一坨黃泥來,我念你寫,最後落款寫上你的名字。”

朱成剛依言而行,將他吟出的和黃鳳明說的湊成一首七言律詩,把它寫在了寶塔底層的牆壁上。

一聽了黃鳳明的敘述,趙重陽認為定是朱回去,在同窗面前炫耀,被老師知道,罵了他一通,說他被別人戲弄了都不知道。

這於小光與朱成剛本是同一所私塾讀書的,他們父子是專門教唆人打官司的或扯皮的,見到這樣的時機自然不會放過,立即就唆使朱成剛家出錢,他負責找人把仇給朱家報了。

朱成剛本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二世祖,加之又不差錢,就答應了。

聽了黃鳳明的敘述後,趙重陽提醒黃鳳明,今後要注意說話場合和分寸,否則有時就會被人惦記,總之要記住“禍從口出”的教訓。黃鳳明再次謝過。

這樣,趙重陽就安心在縣城住了下來,潛心研究學問。倒是把他不甚喜歡的儒家經典真正地學了進去,並用後世辯證的觀點加以分析。

轉眼三個月時間過去,眼看年關將至,臘月初十這天李知縣宣佈縣學放假,等過了正月十五元宵節後,又才集中學習。

同時,從縣衙傳來訊息,四嶺山的土匪已經被剿滅了。李知縣離京時,皇帝給了他一把尚方寶劍,允許他便宜行事。

於是他讓張寶拿著尚方寶劍,調動了南京的府兵三千,目的就是要把四嶺山的土匪剿滅,抓到土匪頭子後大刑伺候,讓他徹底交代收了於光多少錢,把鄭知縣一家滅門的經過。

童知府明知這件事牽涉到他的心腹死黨,但因為張寶持有尚方寶劍,他根本不敢冒險阻攔。

果然一場戰鬥下來,五個土匪頭子,當場死了兩個,抓住了三個。

李知縣一番求生不得,欲死不能的大刑下來,三個都交代了:於光不僅給了土匪一千貫錢的好處費,他還親自帶著幾名家丁參加了劫殺鄭知縣的全過程,其中鄭知縣本人是他親自殺害的。

果然依照於光的罪行,李知縣判他滿門抄斬,所有家產被沒收充公。

放假前夕,聽到這樣一個好訊息,趙重陽的心裡自然高興。

放了假後,他和堂兄趙本華、族侄趙雲貴一道坐車回家。

趙重陽回到家裡的第二天,便到劉家村舅舅家去看鐵器坊的生產情況。

他的舅舅說,現在劉家鐵器作坊的名氣已經徹底開啟。他們的鐵雖然比閩鐵還略貴,大家還是爭著要。於是,他們又增加了兩座鐵爐。

還有,按趙重陽的要求,劉家鐵器坊在菜刀、砍柴刀、斧頭、鋤頭,犁鏵等鐵器的關鍵部位加少許鋼,像砍刀、斧子、菜刀就不會卷口,也不容易起缺口了。

而犁鏵、鋤頭等工具也變得非常耐用,儘管價格賣得比原來貴,還是銷量大增。許多私人的鐵器坊乾脆自己不制鐵器,直接到劉家村來進貨賣。

這樣,劉玉華就讓那些不再製鐵器的匠戶將他們原來的工匠介紹過來。因此,現在劉家鐵器坊僅師傅就有一百一十多人,每個師傅帶一名徒弟,僅鐵器坊製作鐵器就有二百多人。

至於用他們自己的優質鋼材製作的寶刀寶劍,現在打磨好,配上了漂亮刀鞘的寶刀寶劍各有兩百把,全部存放在庫房裡。等著趙重陽有空時,到南京城去拍賣。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