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宋

第20章 膨脹

三人在劉家村呆了三天,受到了趙重陽二外公的熱情接待,白酒、蒸菜、炒菜、燉菜,趙家廚子會的,劉家的廚子也全部學會了。劉玉華主管生產,吃飯時,天天來相陪,劉玉波跑外銷,三天兩頭不在家。

這三天,早上趙重陽就叫周侗兩兄弟用鋼絲開各種鎖,反正劉家鐵器坊,這個時代各種型號的鎖都造得有,他們拿來用了還回去就行了。

下午,劉二爺陪著那兩兄弟喝酒,趙重陽就到槍械房去給成大康、劉金龍和幾個對機械加工感興趣的師傅們講解簡單的機械原理:齒輪的應用,連桿的設計,槓桿原理、滑輪的使用等……

睌上,周侗教趙重陽自己最得意的槍法,梨花槍法。

這套槍法是周侗晚年所創,集高家槍、楊家槍、石家槍以及大唐名將羅成的羅家槍的長處為一體,長槍舞動之處,如千樹萬樹梨花綻放,讓人眼花繚亂,分不清虛實。

分不清虛實,就可以讓對手無從接招,很適合在戰陣中拼殺。可在敵人手忙腳亂之時,又突然可以化虛為實,幾記快招,招招如閃電:“柳暗花明,鐵騎穾出,銀瓶乍破,石破天驚,亁坤失色!”招招奪命,不留餘地。

特別是最後兩招“石破天驚和亁坤失色”,如果內力充足,使出來時,內力透過槍尖,隱隱有風雷之聲,很難有人躲得過。

第三天下午,十把鋼鋸制好。三人把鋸條上好後,拿來鋼條,鋸十多下,就換一把鋸,用到第五把鋼條就鋸斷了。

趙重陽解釋道,同一根鋸條不能用得過久,否則發燙後,鋸條容易斷裂,今後大家使用時都要注意到,要麼換鋸,要麼換鋸條。

第四天早上,三人回到趙家莊。回來時,趙重陽從劉家村帶了五十支校正了的燧發槍。這批燧發槍有效射程一百五十米,最大射程二百五十米。

全部可以用顆粒彈藥,擊發後,重新裝彈藥時,不需要清理槍管。比散裝彈藥節約時間,上陣對敵時,殺傷力驚人。

趙重陽準備在趙家莊保鏢隊中,先選五十個弓箭射得較準的當槍手,先學會燧發槍的使用,今後以這部分人為教練,逐步擴充套件到所有的保鏢隊。

此外,此次機械坊之行最大的收穫其實並不是燧發槍,而是火炮和左輪手槍。

用鋼材澆鑄的火炮有三種型別:一種是重量為四百斤的大炮,口徑一百五十毫米,炮管長兩米。最大的射程是三千米,有效射程一千米,趙重陽決定將這種炮主要安裝在船上、城牆上和移動馬車上,到時對付攻城的敵人、或敵人的戰船和陸地上的騎兵等。

第二種是重量為兩百斤的中型火炮,口徑一百毫米,管長一米五,最大射程一千五百米,有效射程八百米,主要裝在炮架上用人工驅動,對付敵人的步兵或騎兵,也可以裝在小一些的船上。

第三種是輕型火炮,重量一百斤,口徑八十毫米,管長一米,最大射程一千二百米,有效射程600米,可裝在小型快艇上,也可以放在馬車上,隨時取出來臨陣對敵,當然三種炮都不算特別笨重,可以配備給今後的專屬炮兵。

另外,槍械坊這次成功製成兩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火器,左輪手槍。

根據趙重陽提供的圖紙,由成大康和劉金龍聯合,手工操作了兩個月,幸好有機庫和車床,為一些小型零部件的加工提供了可操作性。

第一支造好後,他們派專人送到了趙家莊的火器房,造子彈的彈藥任務早就交給了凌振,空殼子彈拿過來後,凌振經過多次實驗,終於掌握了子彈的用藥量。

只是這個時代畢竟沒有炸藥,火藥的威力有限,射程也比較長。最後,測出第一隻左輪手槍的最大射程只有四十米,有效射程只有十五米。

第二支槍在第一支基礎上做了一些改進,採用的是有堂線的槍管,並加了便於瞄準的準心,最大射程提高到七十米,有效射程達到了四十米,基本上達到了後世小型手槍的標準了。左輪手槍的製造成功,為今後進一步製造後堂槍打下了基礎。

重陽讓成大康、劉金龍和另外兩個老師傅帶著幾十個徒工(全是家奴)專門負責造左輪手槍及子彈。今後配備給保鏢隊的主要負責人和特戰隊的隊員,儲備足夠多的時候,還可配備給騎兵。

趙重陽三人回到趙家莊後,趙公子一邊繼續扭著周侗指點武功,並把五禽秘籍拿出來請周侗幫著參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