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先是市場上傳出了新北的一位原始股東被架空出走,而K集團派人入駐新北N城進行部門調整的計劃受阻。接著又有人透過影片來點評K集團的這次併購案在B+C端的成效低微,兩個埠的市場成交量不增反降,可見新北的賦能有限,市場估值明顯注水,陰謀論塵囂而上。而沈玉璟的桃色風流韻事更是被好事者扒了出來,鐵打的沈總,流水的美女。“德不配位”和“卸磨殺驢”的風聲傳得新北一眾老員工的心裡忐忑不安。
K集團的股價微微晃了晃,便有不少的人去找周順德探要口風。
而周羽雄則直接在N城新北的辦公樓的上一層又開了一家公司,叫‘顧北’。從B段安顧和C端新北里各選了一個詞,派了法務,派了安顧的一個精銳團隊,還派了一支海外的技術部門。
樓下的新北聽此訊息紛紛炸了鍋:雄總這是把技術研發的壓力直接頂在了他們的腦門上了。
且沈玉璟一大早也帶著新北最精銳的技術頭頭,顧明,二話不說進了電梯,直接奔了上去。
剩下的人只能看著楊若安和HRD唐欣,滿臉滿心的疑惑:沈總和顧老師上去幹嘛?
HRD唐欣瞧著這一群“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技術精英,感覺自己像在開記者會一般,慎重地措辭道:“當前顧北的定位只是來協助新技術的研發。接下來,新北和安顧的部分技術碰撞會更加緊密,一些新技術更新的裝置和試驗階段都會在樓上進行。這些舉措是為了延展大家的職業深度,而不是來打擊大家的積極性。”
“啊?可是安顧的技術方向也跟我們不一樣啊?難道我們的專案方向要變嗎?”
唐欣抬手壓了壓現場的聲音,繼續解釋道:“N城的新北未來主要是兩個發展方向,一個是純技術研發,負責對內升級;一個是團隊協作,負責對外市場。新北將會共享安顧這麼多年已打下的市場江山,咱們現有的三個團隊要直接吃下這塊大蛋糕還有些吃力。所以,昨天雄總和沈總及N城的管理幹部影片聊過,未來的機會是:能者先上,能者多得,顧老師和沈總各有一張決定票,雄總暫不參加。”
這話是要將公司的決定權依舊留給了新北的元老,保證其獨立自主的運營權。那麼沈玉璟和顧明將揹負未來的盈利壓力,也要求公司在技術和市場份額等各個方面都有突破,至少要有所交付。
有人慶幸,也有人變了臉。
“這兩家的新技術不在自己公司,卻要單獨放在一家新的公司。那是不是未來也要把最精華的技術都集中在了顧北吧?”
一問激起前層浪,所有人都議論紛紛:那他們這些人該怎麼未來該怎麼辦?不會是用來圈錢之後,就卸磨殺驢吧?
有人直接問向楊若安,道:“楊總,新北不會變成是樓上這家新公司的技術吸血包吧?”
楊若安點了點頭,道:“暫時無法盈利的技術突破將會留在顧北,同時顧北也將要承擔其開發的所有相關費用。如果新北想要拿回該技術進行盈利,則可以用技術合同簽約的第一手價格行使優先權。但如果只是使用該技術進行再次研發和創新,則只要負責相關的試驗耗材即可。”
她頓了頓,繼續道:“新北可是雄總迴歸K的第一個嫡親隊伍,這也是雄總關照新北所能爭取的最大益處。海外團隊和安顧團隊都將來定期碰撞idea,這是壓力也是機會。一旦有重疊可縱向挖掘的方向,則會單獨加成。所以,你們現在的注意力不該是風言風語的外界輿論而在這裡胡思亂想。機會呢,稍縱一逝,得是要好好盤點手上的專案情況,試試能不能借力有一些新的突破。”
這是託底,也是採摘。
凡事沒有絕對的好和絕對的壞,利弊權衡都在自己的把握之間。
“當然,兩家雖然都是雄總的嫡親公司,但如果有人還是擔心技術安全的問題。那麼也可以不申請合作,只在新北內部完成技術更迭,自然也是可以。”唐欽將‘嫡親’兩個字別有深意地重讀,補充道,“顧北海外團隊的技術背景和安顧團隊的專案情況剛剛已經貼在內部專欄上,有興趣的夥伴可以研究研究。”
有人早已掏出手機放大著一個個看了過去,不少人發出了一些驚歎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