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7,從縣醫院開始外科成聖

第102章 為了女病人的幸福著想!

“可以啊,這短縮肯定在1厘米以內了!”段主任興奮地說道。

1厘米的差異,走路根本看不出來了,都不用刻意增高鞋墊。

最後就只要鬆緊度合適,手術就完美結束。

段主任又拉開傷口,吸乾淨關節腔內的血液。

陳大勇負責拉動下肢。

關節球頭在髖臼內分離5毫米左右。

“哈哈,可以可以,這個鬆緊度剛剛好。”段主任興奮地說道。

“周明,你們讓開一下,攝像,拉近一點焦距,把這個拍進去。”

段主任指揮攝像師,對準關節腔拍攝鬆緊度的動態畫面。

拍完後,李正又把髖關節脫位,安裝球頭假體。

再次復位關節。

段主任又忍不住檢查了一遍活動度和鬆緊度。

“太完美了,李正你是怎麼做到把短縮控制在1厘米以內,又沒有造成關節過緊的?”段主任忍不住問道。

這也是所有人都想問的問題。

李正點頭道:“說來話長,總結幾點,就是術前精準測量,準確評估軟組織鬆緊度,術中徹底鬆解攣縮組織,再選擇合適的假體來匹配長度……”

“聲音都錄進去嗎?”段建輝看著攝像師問道。

這個太重要了,雖然是總結性的發言,但也是這臺手術的總綱。

“段主任放心,保證不漏掉一個字。”攝影師自通道。

段主任點頭,看著李正說道:“李正你術後再詳細說一下手術要點和難點,我們也都錄下來。”

周明和張勇也都連連點頭。

現在他們兩個,看李正的眼神,充滿了敬仰。

哪怕是周明,都還不能獨立完成髖關節置換,張勇就更不用說了,一直都是當助手。

今天這臺手術,對他們來說,做夢都不敢做。

可李正不但做完了,過程還非常順利,非常精彩,結果也很完美。

李正對髖關節置換的認知,達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高度。

這讓他們兩個覺得很不真實,要不是親眼所見,是不可能相信的,可事實就擺在眼前,他們不得不承認,超級天才是存在的,就李正這能力和年齡,放眼全省乃至全國,恐怕都找不出第二個。

李正點頭,沒有問題。

手術還沒結束。

段主任也沒有要李正下臺的意思。

後續的處理也很重要,是一定要錄下來的。

李正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手術切口和關節腔,清除骨碎屑、血凝塊及組織殘渣,再仔細檢查手術野,一些出血點徹底電凝止血。

“引流管。”李正伸手。

林曉梅已經先一步遞到他手上。

把引流管一頭放進關節腔,再用彎鉗在切口下方戳一個孔,把引流管從孔中穿出來,用針線固定在面板上,連線引流球。

這樣可以防止術後關節腔內血腫形成。

李正繼續使用可吸收線依次縫合關節囊、外旋肌群、深筋膜、闊筋膜,皮下組織。

“你們看到沒有,哪怕是縫合,也是很有講究的,關節囊必須縫合收緊,這樣可以儘量避免術後關節脫位,每一層組織都必須對合得整齊嚴密,不能留死腔,這樣可以避免術後積液感染。”段主任趁機教育自己科裡的醫生,同時也是錄音進去,以後他們都可以學習,畢竟李正雖然縫合得又快又好,但沒有解說啊,不那麼完美。

最後縫合面板。

“李正,我這個外甥女還沒結婚,物件也沒有,你給她縫漂亮一點。”段主任認真說道。

李正點頭,這個女病人長得並不醜,要不是這個病,這個年代,28歲早就結婚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