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一頭霧水。
這又是個什麼病啊?
哪怕是在內科方面比較擅長的唐主任,也是沒有聽過這個病。
李正解釋道:“這個病還是比較罕見的,是因為長期服用抗生素,殺滅了腸道正常菌群,導致一種細菌,叫‘艱難梭菌’,沒錯,就是很艱難的那個艱難,導致這種細菌過度繁殖,並釋放毒素,引起腸道的劇烈炎症反應。
這些細菌繁殖後,會在結腸內形成一種假膜,所以叫假膜性腸炎;劇烈腹瀉,就是這種病的典型症狀,不亞於霍亂的腹瀉程度。”
唐主任點了點頭,道:“那她為什麼會有大笑的症狀呢?”
大家都好奇地盯著李正。
“這個很好解釋,氯黴素的有一個副作用,就是引起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發生率不高,但她服用時間比較長,還有一個很可能的原因,就是她的口服劑量應該遠超安全劑量,所以才會造成這種情況。”李正說道。
唐主任心裡一緊,氯黴素竟然還有這個副作用,她都不知道,或者說,根本不記得。因為每一種藥都會有副作用,尤其是抗生素類,可能的副作用太多了,最多隻能記最主要的副作用,其它不那麼容易出現的,一般都不會去記。
李正竟然連這個也能記住。
這就不是什麼天賦能決定的,完全靠自己肯花時間,花心思去熟讀說明書。
唐主任不得不感嘆,李正能這麼優秀,除了天賦,更多的,還是自己努力。
聽了李正的分析,大家都覺得很合理。
患者家屬也覺得李正說到點子上了。
“醫生,你說得對,我家婆娘吃藥就喜歡多吃,她總覺得多吃一點能好得快,就因為吃藥,我都罵過她好幾次了!”男家屬說道。
李正點頭,道:“現在原因找出來了,我們換一下消炎藥,效果很快就會有了!”
“換什麼抗生素呢?”唐主任問道。
“甲硝唑0.5克靜滴,一日兩次,同時注意糾正水電解質平衡。”李正說道。
唐主任點頭,要曾鵬飛趕緊去開醫囑配藥。
用上甲硝唑後,後半夜,患者的腹瀉症狀明顯好轉。
第二天,患者大笑的症狀也明顯好轉,人的精神狀態好了很多。
患者本人和家屬都對李正非常感激。
李正在急診科醫生們心中的形象也越來越偉岸。
一個星期後,李正前往市醫院完成了雙小腿再植病人的外固定架安裝。
安裝好後,病人就回到了縣醫院,李正親自負責調整支架,行肢體延長。
一個月後。
李正超高難度手術的報道,被省人民醫院的院長看到了,覺得李正的水平已經達到了省級水平。
邀請李正去省裡的大醫院任職。
李正拒絕。
縣醫院的硬體裝置也在這一段時間內更新換代不少。
縣醫院急診科也成功建立了普外科和四肢創傷骨科救治培訓中心。
市裡和周邊縣裡來了很多醫生參加開班儀式,甚至省裡都來了代表。
兩個中心第一批學員有8個。
一年後。
縣醫院的兩個中心已經執行非常平穩了。
李正也在不斷做著更高難度的手術。
周邊縣市,甚至省裡都有很多病人慕名而來。
李正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他的創新技術逐漸傳到了帝都。
並且有好幾種新的術式都用李正的姓氏命名。
李正把國內的外科水平,向前推進了十幾年,和歐美的水平已經不相上下。
有些技術,更是領先全球,讓世界很多知名大學的學者教授,都來找李正探討手術理論。
十年後。
李正被全球外科醫生尊稱為外科教父。
後世,醫生們談論李正,都說他拯救了很多生命,但他更是拯救了醫道。
「各位追讀到這一章書友們,感謝你們一路陪伴,但今天不得不和你們說再見了。這本小說的成績不好,因為是籤的保底,不能給東家賺錢,也就不能繼續寫下去了,我能理解東家,同時也只能給你們說一聲抱歉。
老刀下一本書的風格會很不一樣,會更有激情,更有爽感,主角的性格也會更加鮮明。
這本書的故事結束了,我們下一個故事再見!
(新書已發,《外科狂徒,我的頭髮能兌換神技》,點老刀作者號直達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