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晚購買的物資大部分都是加工過的糧食。
這些糧食根本沒辦法用來耕種。
迫不得已之下。
蕭聿瑲只能讓人將損壞的物資拿出來,分發給各城將士消耗。
免得時間越久壞的越多。
林晚晚的系統已經升到了四級,每日可消費的上限絕對很高。
她每日都要將物資購買出來。
光每天存放的物資的數量都絕對很龐大。
想要將存放在地下的物資拿到明面上來晾曬是不可能的。
因為沒有那麼多地方。
只能選擇儘快將物資拿出來分發下去。
又命人修補暗道滲水的地方。
暴雪天災結束。
但林晚晚預料中的洪水氾濫卻沒有出現。
這無論對百姓還是蕭聿瑲和林晚晚而言,都是好事。
但外面到處都是積雪在融化,想要儘快將田地整理出來耕種糧食,至少需要等到那些積雪融化,土地乾燥一些才行。
況且。
他們手裡並沒有那麼多糧食種子。
還得想辦法弄種子。
林晚晚的系統中根本沒有糧食種子售賣,全都是成品,她也無能為力。
蕭聿瑲只能讓軍隊在各地儘可能的找百姓收集任何種子,用發潮被浸泡的物資和糧食兌換。
手裡還有種子的百姓縱然不願意,但也知道這關乎民生大計,不得不拿出種子與之交換。
*
大雍境內的情況已經算好的了。
其他國家卻沒有這麼好的境況。
沈姝璃只把蒲甘國和天竺國的積雪收取了一部分。
但她還給這兩國留下了十米厚的積雪。
加上最後幾日的暴雪累積,至少有十幾米深的積雪。
隨著氣候一日比一日變暖,這些積雪融化後的水量對百姓而言絕對是個災難。
而其他沈姝璃沒有去過的王朝。
地面的積雪至少達到了五六十米深,氣溫升高後會是怎樣一副場景,可想而知。
*
海島。
海島上的積雪和普通的冬季降雪量差不多。
並不會對海島和各大基地造成影響。
雪水反而還能滋養海島,增加海島上的淡水資源。
時間一晃而逝。
海島很快迎來除夕夜。
之前舉辦花燈節時,有很多佈置都是喜慶的紅色並沒有拆除。
為了避免審美疲勞。
沈姝璃又讓人重新簡單佈置了一下,將不適合的裝扮撤掉,換上了更加喜慶的新年氛圍裝扮。
花燈節結束後,幾乎每一天都有好多新人成婚。
基地的佈置更給那些新人們新增了不少喜慶的氛圍。
沈姝璃還動員了不少男女老少,讓有才藝的人報名《春節晚會》,在除夕夜表演節目。
在這個時代。
表演節目的藝人在普通百姓心裡,都是地位不高的賤民。
為了改變大眾根深蒂固的舊思想。
穿越者大軍家族全都報了節目。
實在沒有才藝的,可以來個大合唱或者集體舞蹈,相聲、話劇等節目。
很多和穿越者關係好的親朋好友們見他們這些上位者都要親自下場表演節目。
為了向他們示好,也有不少人報名。
沈姝璃沒想到最後,節目列表已經有了上百個。
除夕夜一個晚上根本表演不完。
為了不打擊大家的積極性,春節晚會便將持續八日時間。
除了除夕夜外。
初一到初七每晚八點都有節目,到子時準時結束。
晚上習慣早睡的百姓也不用擔心看不到。
當晚的節目第二天下午還會重複演出一次。
除夕夜。
蘇家三兄弟全都在蘇雲山家中集體過年,只有他家院子最大。
之後每年都輪流在其他兄弟家裡過年。
蘇雲山一整天都在帶著家人準備食材。
除夕夜當然少不了餃子做主食。
還準備了十八道大菜。
祖孫三代,一代人分別坐一桌。
蘇家二三十口人氣氛很是愉快。
就連最難搞崔玉紅都沒敢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陰陽怪氣。
還給晚輩們大方的各包了十個大子的紅包。
沈姝璃準備的節目是打鐵花。
鋼鐵廠發展的還是很好的。
過年若是少了煙花,就會少很多樂趣。
但他們還沒有將煙花給研製出來,只能用打鐵花來代替炫麗的煙花了。
而打鐵花在現代可是非遺,是很有歷史意義的一個文化傳承。
沈姝璃和父母三人便選擇表演打鐵花。
沈姝璃和蘇雲海都有輕功在身,兩人負責飛在半空中打鐵花。
沈月華則在地上打鐵花。
三人配合默契。
加上是在晚上表演,視覺上會給人一種明黃的鐵花是從天而降的華麗氛圍感。
讓無數百姓為之震撼,為之喝彩!
但這個節目在白天表演無法達到最佳效果,所以白天不會表演。
想看打鐵花的只有在晚上才能看到。
沈姝璃一家三口不止單獨表演打鐵花這個節目。
還要配合其他節目,在其他節目精彩的時候,打出各種煙花特效。
讓所有節目的效果都提升了好幾個層次的觀賞性。
三人還要負責春聯晚會期間的所有表演。
可以說,她一家三口是最忙最累的。
但精神上是很富足的。
他們也很享受這種平靜熱鬧安定的日子。
除夕夜過去。
後面的節日習俗都是按照這個時代的過年禮節來走流程的。
全島百姓熱熱鬧鬧過了一個愉快的新年。
過完正月十六,島上所有廠子全部開工。
包括製作筆墨紙硯和印刷廠也全部復工。
此時的天氣已經回暖至零下1、2度左右,原本穿著臃腫的厚厚棉衣漸漸褪去一層。
蘇雲海另外組織了一批壯勞力,開始在四大基地同時動工修建學校。
半個月的時間。
四所碩大的學校便建好了。
文房四寶、課本等各種學習材料已經準備就緒。
蘇寶根等十位穿越者將各自手中的專案轉交給小組長負責監督。
他們將工作重心放在培養師資力量上面。
海島上。
周尚書、顧侍郎、就連早就告老還鄉的顧宰相、蘇長安等擁有秀才功名的、以及考取了童生的等所有讀書人。
以及謝九重、平西侯、高飛等將軍也都是世家子弟,都是入過國子監讀過書的,也都是有文化底蘊在的。
這些人全部被集中在一號基地統一培訓。
這些原本早就根深蒂固的讀書人,對這個時代的繁體字早就已經刻入骨髓。
讓他們從頭開始,學習簡體字,還是有些難以轉變的。
但自從開始接觸簡體字後,他們也打心眼裡承認,簡體字的確要比繁體字更加方便高效節約時間。
包括阿拉伯數字、拼音字母、標點符號等課程。
結合讀書人的功底,學習效率還是很快的。
沈姝璃為了能讓大家儘快掌握新的知識,沒少給大家使用靈泉水。
特別是前宰相老爺爺,他早已年邁。
為了保重身體,給他使用的靈泉水最多。
近期他的華髮都已經有了復黑的現象。
整個人和之前相比,精神和氣血看著都旺盛了很多。
一點沒有因為年紀大記憶力消退,以及體力等方面跟不上年輕人進度的跡象。
培訓了一個月。
所有基礎課程便已經結束了。
在春節期間,蘇寶根等人閒暇時間,已經將幼兒班和小學階段的教材全部改編好了。
印刷廠的人也已經將所有課本全都印刷出來準備齊全。
所有教師被分成四組,分別負責四個基地的學校。
謝九重、平西侯以及另外幾個軍營裡挑選出來的人負責軍營士兵的掃盲工作。
蕭衍、高飛等三號基地的人則負責這邊的學校。
二號基地和一號基地同樣。
距離哪邊近的人就負責哪邊的學校。
造船廠那邊二號基地的孩子和百姓是最多的。
好在造船廠裡也有不少讀書人,挑選讀書最出挑的前二十人作教師。
讓他們分成兩組,教學水平最好的一批人教孩子們的讀書。
其他較差的則負責給成年人掃盲。
忙碌了兩個月的時間。
教師全部畢業可以正常給學生授課了。
五月一日。
四所學校正式開學。
學校的學習制度和前世一樣,週一至週五上學,週六週日放假。
其他法定節假日也都有。
但因開學時間很晚,便取消了暑假,用來追趕學習進度。
既然要開學,肯定要參加考試的。
浪費的時間只能用暑假來彌補了。
海島上的一百二十多萬人口中。
讀書人的基數還是不小的。
但這部分讀書人也得從幼兒班開始,系統的學習簡體字、阿拉伯數字和拼音字母、算數等基礎課程。
他們的學習進度要比沒有基礎的孩子們快很多。
四個基地每週都有考試考核讀書人的學習進度。
若是能提前透過考過的,可以提前進入小學班繼續學習。
而這批學生則會被送到一號基地,由蘇寶根、王翠蘭、蕭聿瑄、沐婉珺四人分別教學數學、語文、物理和化學這四門重要學科的基礎知識。
自從孩子們上學後,也同時解放了一批看孩子的家長。
為了加快海島的建設,蘇雲海通知四個基地。
讓所有有空閒時間的人全都在基地附近開荒。
還要在四個基地附近,修建碼頭等工作。
但每天都要按時下班,吃過晚飯後,要來參加夜校的掃盲工作。
另外。
三號基地鹽廠那邊的家屬住宅區的房子都是沒有用水泥漿加固的房子。
鹽廠的百姓需要分批拆房子重建。
隨著春天的到來。
海島上的植物逐漸復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