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把大家叫過來開會,主要是想聊一聊關於開學校的事。”
“再有兩個月,雪災就要結束了,到時候各種天災便不會再有。”
“海島想要發展的更快,全民教育和文化水平就必須提升上來。”
“咱們都是同一個地方來的人,都是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咱們得儘快編出一套適合這裡的教材來。”
“阿璃手裡有從建國開始到2050年裡所有版本的教材,咱們這段時間可以多看看那些教材,重新編一套適合幼兒園和小學階段的教材。”
“大家以為如何?若有其他想法也可以說出來,咱們一起商議討論。”
蘇寶根作為長輩,率先站出來說道:“老二,你說的沒錯,教育是眼下最緊要之事,咱們哪怕把所有廠子都停掉,也得先把教育搞起來。”
“我和你媽一輩子都是搞教育的,有什麼能幫上忙的,儘管跟我們說,我們能幫的一定幫。”
蕭衍沒想到這次來竟然是在商議這件事。
他此刻也明白了,他們為何要把他給請過來了。
他雖不懂教育,但他怎麼著也是和他們從同一個世界穿來的,還是名牌大學畢業的。
這件事他肯定能幫上一點小忙。
蕭衍由衷覺得這個提議極好。
這海島如今就是他們的駐點了,估計後半輩子都要生活在這裡了,肯定要全面改造,就得從教育抓起。
“這個提議不錯,無論如何,教育至關重要,全島一百多萬人,估計九成九全都是文盲,不如先從掃盲開始。”
其他人也全都發言,表示會全力配合蘇雲海,儘快將幼兒階段的課程編出來。
在場11人。
唯有謝承淵還有些發懵。
他是本地人。
這一次才知道,現在房間裡除了他之外,竟然全都是外地人!
他更沒想到。
這些人竟然會如此在乎百姓的教育問題。
且還願意免費讓所有百姓全部掃盲。
他們的格局超過了這個世界的所有世家大族。
由此可見。
他們那個世界的人,應該是一個極其美好的世界。
否則怎麼會教匯出這麼多心胸寬廣之人?
蘇雲海見大家都很支援他,統一意見後,繼續說其他事情。
“好,那咱們把任務分配一下。”
“既然要教書,那筆墨紙硯和課本就至關重要,阿璃手裡沒有這些東西,這些都要我們自己製作。”
“等下咱們組織一批人手,將筆墨紙硯以及活字印刷術的製作工藝給研製出來,儘快把所需材料都準備足夠。”
“免得等學校建好了,結果咱們連筆墨紙硯都沒準備好,那就鬧笑話了。”
“咱們分組兩兩合作分成五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個專案,而後你們各自去找合適的人手,儘快把試驗品做出來,而後大批次製作。”
說完,蘇雲海看著蕭衍,很是客氣道:“蕭將軍,你們那邊的百姓都閒著,若是這邊人手不夠,到時候估計得和你借點人。”
“可以,我會讓百姓全力配合,若有人敢拒絕鬧事,直接丟到海島外就是了,咱們不養白眼狼。”
蕭衍完全沒問題,反正閒著也是閒著,還不如找點事情做。
接下來又討論了不少事情,而後各自找人組隊。
蕭聿瑄和沐婉珺一組,兩人負責筆的研發。
不僅要做古人慣用的毛筆,還要想辦法研製鉛筆和圓珠筆、碳素筆等,儘可能的將更加方便的硬筆給研發出來。
蕭衍和謝承淵一組,則負責墨的製作。
這個相對簡單,古人制作的墨條就很好,謝承淵負責這個沒有太大壓力。
蘇雲山和蘇雲林兄弟二人負責紙的製作,不僅要把這個時代的造紙術工藝學會,還要結合現代的造紙技術。
最終選出最快速高效且質量最好最耐存用的製作方法來。
蘇寶根和王翠蘭一組,負責帶人制作硯臺。
這個的難點在硯臺的烤制火候,得保證烤制的成品率和質量。
蘇雲海和沈月華一組,負責活字印刷術。
難在需要組織會刻字的匠人,將字雕刻大小不同的好幾個字號和字型,最難的地方在於雕刻字型,也是很費時費力的一個專案。
沈姝璃擁有空間,主要負責配合各組排程人手,哪裡需要幫忙就搬去哪裡。
分完組,沈姝璃從空間取出幾本相關書籍給各組分發下去。
書裡面都有這些東西的詳細製作步驟,只要按照步驟來,至少不會走彎路出錯,能節省不少時間。
沈姝璃原本打算趁著暴雪時期,繞著這個星球走一趟,將各地的稀缺資源都收進來。
可計劃趕不上變化。
只能等將眼下最要緊的事處理好再外出。
一號種植基地大部分人都在各個廠裡有工作,沒有工作的也基本都是老人和孩子,基本上已經抽調不出人手了。
但造船廠那邊的二號基地,和鹽廠那邊的三號基地,以及軍營的人手可不少。
五個小組直接乘坐直升機空降到這三個地方,各自挑選人手。
人多力量大。
第一天,五個小組就將人手給找齊了。
幾乎每個組都有好幾千人。
蘇雲海和沈月華組的活字印刷術任務,需要用到窯爐燒製,且需要專業匠人雕刻字型。
窯爐只有一號基地有,工作重點便只能放在一號基地。
沈姝璃將島上所有會雕刻刻字的匠人都集合起來,排程到種植基地這邊暫住。
其他四個組則都在其他基地,就地請基地人幹活,省的幹活的人來回跑。
沈姝璃將各組所需的材料在空間裡全部準備好給他們分下去。
第二天,五個小組便將各自專案的製作流程給制定了出來。
第三日。
開始準備各項準備工作,將所需的各種工具道具全都準備齊全,且開始嘗試製作。
大家為了求穩和掌握經驗,基本都是按照書籍中的步驟謹慎製作的。
隨著時間流逝。
半個月過去。
五個專案已經進入了正軌。
各專案人手也越來越熟練,效率也越來越高。
但有些東西是無法著急的。
比如墨錠。
材料是需要沉澱靜置許久,甚至需要一年半載時間,才能保證質量的。
而紙的製作是最快的。
蘇雲山設計了一套半自動化的能節省人力的機器。
且一次性就能製作出10米×2米的巨大紙張來。
但做成的紙需要貼在室內的火炕上用低溫慢慢晾乾水分。
這個紙張的規格是按照軍營宿舍中一面最大的火炕尺寸設計的。
基本上前面一張紙做好,晾曬的那張紙基本上八成幹了。
把半乾的紙拿掉後放在其他地方繼續晾乾水分,騰開地方後繼續晾曬剛出水的。
為了增加效率,這樣的半自動化機器一共製作了十臺。
其他專案組就沒有辦法用機器減輕負擔了,需要人工親力親為。
沈姝璃擔心進度,沒少給各組幫忙。
例如造紙專案。
樹皮竹子等材料的處理加工,沈姝璃能直接在空間裡用意念幫忙加工。
硯臺的泥胚、毛筆的筆桿、活字印刷術的泥胚、墨的揉打的泥胚等,沈姝璃都會在空間裡幫忙做。
用精神力幫忙,一次性就可以控制製作幾噸的量。
為了方便給各組幫忙,沈姝璃還在牧場上蓋了不少玻璃房,裡面弄了不少工作臺。
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五個專案便已經進入了正軌。
所有幹活的人都已經熟悉了工作流程,配合起來更加默契高效了。
還有一個月暴雪天災就要結束了。
沈姝璃必須要出遠門了。
蘇雲海夫妻倆不想讓女兒一個人出遠門,讓她至少帶上一兩個人出去。
蕭聿瑄和沐婉珺得研究硬筆的製作,此刻正忙的焦頭爛額,根本抽不開身。
謝承淵和蕭衍兩人負責製作墨,而蕭衍是組長,這個任務的難度不大,幹活的人只需要按照步驟細心做就好,難在需要時間沉澱。
謝承淵完全可以抽開身陪沈姝璃走一趟。
蕭衍完全沒有意見,他一個人就可以看顧。
謝承淵整日和墨打交道,身上難免被沾到黑色汙漬,得回家好好清洗一番,換上乾淨的衣服,順便和家人交代了一聲。
次日一早,沈姝璃和謝承淵一起出了海島。
“咱們這次去哪?”謝承淵詢問沈姝璃。
沈姝璃指了指大雍邊境的幾個王朝,說道:“就去挨著滄瀾國旁邊那個蒲甘國吧,若是時間趕趟,再去一趟天竺國。”
謝承淵笑著應道:“好。”
暴雪天災還有一個月就要結束了,沈姝璃這次外出還準備收集一些積雪到空間裡。
這場暴雪已經下了整整兩個月。
還是一整天持續不斷地大暴雪。
每日的降雪量至少有一米深,到現在也累積了至少五六十米高了。
就算有地表溫度消耗,也起碼也累積了五十米高。
沈姝璃打算順便將積雪往空間倉庫囤一些。
把這些積雪擠壓瓷實後可就是冰塊。
等到了夏日,這就是天然冰塊,用來做冰窖再好不過了。
也不知這些積雪算不算礦資源,能否用來升級空間。
沈姝璃打算收集一些嘗試一番。
兩人來到滄瀾國的一處上空。
如今整個世界一片雪白,根本看不到腳下的白色下面是山林,還是城鎮。
沈姝璃讓謝承淵將直升機懸空在積雪上空一米的位置,而後用精神力覆蓋在下面的積雪層,查探積雪的厚度。
讓沈姝璃意外的是。
這裡的積雪竟然達到了八十多米厚,且積雪下面就是山脈。
沈姝璃將距離地面十米高的上層積雪全部收入空間中,而後觀察空間反應。
果然。
空間是有反應的!
空間吸收了金礦後,已經升到了21級,各方面等級再次翻了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