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毅的軍隊紀律嚴明、作戰勇猛,他們的加入無疑為諸葛亮增添了一股強大的助力。
不僅如此,霍去病、衛青、韓信、王翦、廉頗等名將,在結束各自的戰事後,也主動請纓前來支援。
他們都是在戰場上久經沙場的宿將,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和卓越的軍事才能。他們的到來,讓諸葛亮的軍隊如虎添翼。
諸葛亮原本並未預料到會有如此多的援軍前來。
他只需要水軍就能徹底滅掉這些國家的。
但是,他也知道,這些將軍肯定是想要領略西部各地的風土面貌,另外一方面才是支援。
但何雲的命令已經下達,各路援軍正朝著戰場趕來。
他也只能做好迎接他們的準備,等待著與援軍會合後,共同制定新的作戰計劃,迎接這場即將到來的大戰。
在等待援軍的過程之中,西部諸多國家見【虞國】這邊局勢緊張,為了共同的利益,再次增援了數百萬大軍前來前線。
一時間,敵軍陣營人如潮湧,旌旗蔽日,那密密麻麻的軍隊一眼望不到邊。
就連水軍都多達百萬之眾,戰船在江面上排開數里,氣勢洶洶。
面對敵人如此龐大的大軍,諸葛亮深知不可硬拼。
他冷靜地分析著局勢,決定主動後撤,在險要的地方駐紮下來。
他親自勘察地形,挑選了一處易守難攻的山谷,這裡兩側山峰陡峭,中間只有一條狹窄的通道,是絕佳的防禦之地。
諸葛亮迅速指揮士兵們修築工事,佈置防線,準備迎接敵人的進攻。
敵人的大軍很快便對諸葛亮駐紮的山谷發起了多次進攻。
他們如潮水般湧來,喊殺聲震徹山谷。
然而,當他們進入諸葛亮擺下的八陣圖陣型後,頓時陷入了混亂之中。
八陣圖變化莫測,陣中雲霧繚繞,讓敵人迷失了方向。
士兵們在陣中四處亂撞,自相殘殺,損失慘重。
無論他們如何努力,都無法攻破這堅固的防線,只能一次次地敗退下去。
最先趕到的是廉頗的大軍。
廉頗久經沙場,經驗豐富,他與諸葛亮一見面,便迅速商討起作戰計劃。
兩人一拍即合,決定趁敵人進攻受挫之際,發動一次反擊。
他們精心部署,將士兵們分成多個小隊,從不同的方向對敵人進行突襲。
在兩人的默契配合下,敵人的防線被撕開了一道道口子,上百萬大軍在混亂中被消滅。
然而,敵人的軍隊依舊數量眾多,他們不甘心失敗,再次集結兵力,繼續對諸葛亮等人進行圍困。
諸葛亮深知此時不宜貿然進攻,依舊選擇以防禦為主。
雙方就這樣僵持了一個月的時間,戰場上瀰漫著緊張的氣氛,每一刻都充滿了變數。
終於,諸葛亮的援軍陸續到來了。
霍去病、衛青、韓信、王翦等名將率領著各自的軍隊,風塵僕僕地趕到了前線。
他們與諸葛亮暗中配合,制定了一套詳細的反擊計劃。
在一個深夜,當敵人毫無防備之時,他們突然發起了反擊戰。
聯軍沒想到他們會突然之間反擊,根本沒有得到任何訊息。
一時間,喊殺聲、馬蹄聲、兵器的碰撞聲交織在一起,整個戰場陷入了一片混亂。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