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信寄來的還有一些書、文具、零食,以及衣服等等。
廖小娟囑咐小夏沫,既然有了夢想,就一定拼盡全力的去追逐。她告訴小夏沫,要讀好初中的課程,考上比較好的高中,然後再去考上名牌大學的醫學類專業,才能完成做醫生的夢想。當醫生,工作是要治病救人,而人命大過天,一丁點不能馬虎。
因此,不管在世界上的任何國家,能成為醫生,首先都得成為最優秀的存在。這一條路,並不容易。但生活永遠會將幸運留在有準備的人,她相信小夏沫能夠做的到。
儘管廖小娟在信的末尾,有叮囑小夏沫,不要去過度解讀她救治她的這件事,甚至如果學習很忙的時候,也不要總惦記著寫信。並表示小夏沫是她治療的小患者裡最最堅強勇敢的小姑娘,她絕對不會忘記她,哪怕不聯絡也絕對不會忘記。
這算是委婉的提醒,小姑娘不要把信件寫的那麼頻繁了。
可是,通訊這種事,有第一次,就一定會有第二次。
小夏沫後來也明白了廖小娟是真的很忙,忙到了連看信的時間都沒有,於是她乖乖巧巧,把時間延長到了一個月一封,而後又延長到了兩個月一封。
通訊次數減少,但寫信的熱情是從來都沒有消失的。
小夏沫學會了壓縮事件的寫信辦法,既能鉅細無遺的報告了自己所有的事,又把一封信寫的妙趣橫生,讓人有閱讀的慾望。
她是一個那樣子期待著自己當成偶像一樣的廖媽媽能夠知道自己所發生的一切。而廖媽媽的回信,則是她深深期待著的驚喜,若是沒有,她也不氣餒,不催促,可如果哪個月廖小娟不忙時,小夏沫收到了回信,那準會樂的直接跳起來,快樂的不能自抑。
一老,一小,隔著三十幾歲,居然成了書信往來的筆友。
就是在這樣的通訊之中,小夏沫知道了廖媽媽有個兒子,比自己大幾歲,學習認真,懂事體貼,很懂得為自己規劃人生。
小夏沫心裡邊不服氣,暗暗的較勁,覺得自己將來一定要跟廖媽媽的兒子一樣優秀才行,她也好希望哪天廖媽媽跟別人提起她時,也像是提起自己兒子那樣,表情裡滿滿全都是驕傲。
拼上了這份決心,小夏沫整個初中階段,學習成績牢牢的霸佔了全校第一名的寶座,與第二名的差距永遠隔著五十分,妥妥的小學霸一名。
到了高中,她因為學習成績優異,縣裡的高中拋來了橄欖枝,表示願意接收她入學,免學雜費,免住宿費,三年全免,只要她一定要好好讀書,保持優異的成績,考取理想的大學即可。
可是,那時候廖小娟已徹底被每一次小夏沫隨信一起寄送過來的成績單征服了,對於這麼一個卷面成績幾乎科科滿分的優秀孩子,廖小娟是真的喜愛到骨子裡去,她提出來要接小夏沫去杭市讀高中,學費住宿費不用擔心,她可以負責資助,畢竟,杭市的高中無論從師資力量,還是從教育設施,乃至未來的機會和發展看,全部遠遠優於一座縣城的中學。
小夏沫是哭著來杭市的,見了三年多不見的廖小娟,她直接衝進來她的懷裡,緊緊的保住了她。
兩個人的緣分,羈絆的極深。
往後,還在繼續。
高中階段,夏沫是住宿學校,每兩週有一天假期可以外出。
而這一天,廖小娟和丈夫一定會抽出時間過來,把夏沫接出去,先找個賓館好好的洗個澡,然後帶出去吃一頓好吃的大餐,接著還要去買衣服、買書本,買日用品。
在這個時候,廖小娟和丈夫鍾建國真的已經將這個親手從死亡線上拉回來的女孩,當成是乾女兒一樣的看待。
畢竟廖媽媽、廖媽媽的喊了好幾年了,那顆心,早就被她給揉化了。
夏沫經常會聽廖媽媽提起自己的兒子,簡直是掛在嘴邊那種。
她雖然一次都沒有見過,但她對於廖媽媽的兒子可以說是相當的瞭解。
她知道廖媽媽的兒子到了高中階段就進入了叛逆期,喜歡打遊戲、聽歌、運動,仗著自己聰明,就是不肯全力以赴的在學業上努力。
她也知道廖媽媽的兒子是屬於智商極高的那種,即使他沒有花費更多的時間在學習上,但他的成績始終也是在全校前十名。
但因為有夏沫這種常年佔據全校第一寶座的學霸在,廖媽媽有了比較,總是會試著勸勸兒子,再去再去努力一點點,明明可以做到更好,為什麼要浪費自己的天賦,而屈居於下呢?
然而,廖媽媽的兒子顯然是有自己的想法,他竟然認為打遊戲、聽歌、運動這些愛好,與學業同樣重要,所以他不肯將分配好的時間,全都挪到學習上邊去。
成績嘛,自然永遠都卡在那個位置,全校前三不會是他,可他也能穩定的排在前十,不會讓自己跌出這個設定的範圍。
夏沫一直非常期待著,與廖媽媽的兒子見面。
但她並沒有等到這樣的機會。
她在老家讀初中的時候,廖媽媽的兒子在杭市讀高中。
她來杭市讀高中,廖媽媽的兒子已經考上了大學,去了BJ,本碩連讀,學業非常忙,連寒暑假都沒怎麼回來過。
等她考上了大學,也開始學習發展的時候,又聽說廖媽媽的兒子好像是出國,去了另一所名牌大學進一步的深造。
時間永遠是對不上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