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林子的腦袋不知道咋長的,一套組合拳居然把萬家鎮、虎亭據點和平安縣城的敵人全設計得明明白白。
當下老李、趙剛、孔捷三巨頭拍板同意作戰方案,不過在上報旅部時,李雲龍留了一個心眼。
只把拔掉虎亭據點,順便埋伏平安縣城援軍的作戰計劃報了上去。
關於萬家鎮隻字未提。
顯然老李是防備著旅長的“恭喜發財”呢。
兩日之後,虎亭據點外圍,一處隱蔽的小山坡。
林曉無聊地叼著草根,擦了擦額頭上的虛汗。
這設伏也太無聊了,自己在這兒趴了大半天,感覺渾身都不得勁。
看來今後還是去做些長途奔襲的任務,總比呆在這種地方一動不動好些。
幸好現在是嚴冬,如果是夏季,光是野外的蚊蟲都能把自己咬沒了。
趙剛和他的警衛員也潛伏在林曉身側。
趙剛看了看手錶,眼神中也有些焦慮。
現在是下午16:00,離約定的時間都過去了近十個小時,怎麼萬家鎮那邊還沒有訊息。
這次獨立團兵分三路,孔捷、張大彪、孫德勝帶著一個營的兵力夜襲萬家鎮。
林曉還安排了狙擊手王喜奎、飛毛腿張有富跟隨。
狙擊手王喜奎是主打一個掩護,萬一突襲遇到敵人的火力反擊,那王喜奎必須第一時間狙殺。
張有富當然是用來通訊聯絡的。
別看張有富是飛毛腿,但在旅部也培訓過馬術(通訊員練習騎馬是八路軍的強制要求)。
這年代又沒有手機,所以萬家鎮戰鬥一旦結束,就要讓張有富第一時間騎馬至三道灣彙報戰況。
即便中途遇到點兒突發狀況,張有富也能憑藉他的飛毛腿,棄馬轉山路趕回來。
這個營是精挑細選的混編營,都是些擅於長距離行軍的戰士,而且至少一半人有馬術基礎。
本來李雲龍是想全部都配上會騎馬的戰士,但是這個年代會馬術的可不多。
要不是解救的200多戰俘中,意外發現有100多是原西北軍的騎兵出身,要湊夠半個營的馬兵都夠嗆。
為什麼至少要湊夠半個營的馬軍,聰明帥氣的讀者已經猜到了,那就是兩個人共乘一匹馬唄。
第二路則是李雲龍親自率領沈泉、王懷寶的兩個營,集中了除機炮排之外的所有重火力,埋伏在三道灣坐等平安縣城的鬼子上門。
第三路則是林曉和趙剛領銜,機炮排和團警衛連共一百多號人馬,就等著萬家鎮一營回返,立即展開對虎亭據點的攻擊。
本來林曉是想特戰隊加上機炮排足以,但縝密的趙剛可不放心,一定要帶上警衛連負責掩護。
這時山谷另一面發出一陣清脆的鳥鳴。
林曉和趙剛對視一眼,似乎看見了對方眼中的喜悅和火花。
冬季的鳥鳴當然不尋常,這是事前約定好的發起進攻的訊號。
顯然萬家鎮那邊已經得手了,現在輪到虎亭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