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五巡,我偽造聖旨登基!

第453章 百家奔走

正在打磨機關的墨老猛地抬頭,渾濁的老眼爆發出璀璨的光芒。

他奪過報紙,快速瀏覽,手指因激動而顫抖:

“評說始皇帝……功過得失……言之有據即可……”

喃喃自語,不等墨漣漪開口,墨老已經猛地一拍大腿:

“好!好一個監國皇子!此乃亙古未有之壯舉!不因尊者諱,不因帝者隱!此等胸襟氣魄,方顯明主之相!”

他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快!召集弟子!此乃天賜良機,非為攻訐,而為正名!我墨家‘兼愛’、‘非攻’、‘節用’、‘尚賢’之精義,正可藉此平臺,闡述於天下,證明其於治國安邦之價值!文章要寫好,要深刻,要展現我墨家濟世之心!老夫親自執筆!”

雖然靠著火器研發,墨家在大秦的處境已經今非昔比,但如果能更好一些的話,誰又會願意拒絕呢?

儒家學院

氣氛熱烈而非爭吵,年輕儒生們臉上洋溢著振奮的光芒。

“殿下此舉,乃開萬世之先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之言,今日方顯其真意!”

一位中年儒師撫掌讚歎:

“陛下功業,自當彪炳史冊,然其行法之嚴苛,亦有可議之處。殿下允我百家評議,正是廣開言路,以史為鑑,勸諫當世!此乃聖王之道!”

“正是!我儒家當秉筆直書,既頌揚陛下統一之功,亦當以仁恕之道,評述其得失,為後世君主鏡鑑!”

另一位大儒介面道,眼中充滿使命感:

“此非不敬,實乃大忠!速速準備,文章當以理服人,以德潤物!”

即便是較為保守的老儒生,在聽聞嬴浩“言之有據即可”的承諾後,疑慮也打消大半。

他們雖仍強調對始皇帝功業的基本尊崇,但也開始著手準備文章,闡述儒家“仁政”、“禮治”思想對帝國長治久安的意義,側面評議嚴刑峻法之弊。

法家官署

“殿下允百家評議,看似兇險,實則是給我法家正名的大好時機!”

一位李斯的得力門生目光灼灼:

“陛下統一六國,車同軌、書同文、行郡縣,哪一樣離得開我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的理念?此乃奠定萬世基業之根本!”

“正是!那些儒墨之徒,只知空談仁愛非攻,豈知治國需雷霆手段?殿下既允評議,我法家正可藉此機會,系統闡述法治之優越,駁斥迂腐之見!文章要雄辯,要犀利,要彰顯法家富國強兵之實效!”

另一位官員激昂地說道。

李斯雖然不在此地而未表態,但其門生故吏已然摩拳擦掌,準備在輿論場上為法家、也為始皇帝統一天下的法理基礎,打一場漂亮的“正名之戰”。

農家、兵家、陰陽家、縱橫家……幾乎所有學派都被這突如其來的、巨大的言論空間所震撼和鼓舞!

農家弟子奔走相告:

“殿下重實利!評說陛下功過,我農家‘重農’、‘貴粟’之策,正可藉此機會詳述其對帝國根基之重要!”

兵家將領目光炯炯:

“陛下橫掃六合,用兵如神,正是我兵家學說最輝煌的實踐!此乃宣揚兵道,激勵尚武精神之良機!”

陰陽家、縱橫家等也在積極準備,試圖從各自的角度解讀始皇帝一統天下的“天命”所歸與縱橫捭闔的外交智慧。

整個咸陽城,乃至輻射到各郡縣,無數飽學之士、學派領袖、年輕俊傑,都陷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亢奮狀態。

這不是恐懼或對抗,而是一種被壓抑已久的思想力量終於找到了釋放出口的激動!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