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之從2000開始做演員

第66章 調整與改變

當然,這些都不算是什麼問題。

現在陳默覺得有問題的是自己的演技,或者說自己的演戲方式。

之前拍戲,陳默都是幾乎好似催眠自己一樣,讓自己成為他要演的角色,譬如之前的馬劍鈴,陳默就把自己當成了馬劍鈴,以至於拍完戲差點沒能走出來。

這一次還好,有心理醫生在。但是下一次呢?下下次呢?

陳默他總不能一次又一次的沉浸到角色裡面,萬一哪一次走不出來怎麼辦?

所以陳默他現在需要選擇其他的演戲方式。

按照中戲劉老師的說法,演員的演戲方式,大致是分為三種,體驗派,方法派和表現派。

陳默之前使用的,一直都是體驗派。

體驗派可以說是天才擁有的表演方式,同時也是笨蛋使用的表演方式。

天才,這裡指的是有天賦的人,有天賦的人,在沒有正統的學習過表演之前,他們會將自己代入到角色當中,角色怎麼做,他就怎麼做,這種方法的優點,就是上限極高,哪怕是新人,都可以輕鬆的在某個角色當中展現出驚人的演技。

笨蛋,則是指除了用這種方式將自己代入到角色當中去的方法之外,其他的方式根本就演不好,掌握不了其他的演戲方式。只能使用體驗派這種演戲的方式去表演。

一開始陳默以為自己是那個笨蛋,但是在經過中戲劉老師的稱讚,經過王靜花李兵兵他們的稱讚之後,陳默覺得自己或許勉強能歸類到天才那個行列當中。

而體驗派的缺陷,自然就是陳默當前遇到的問題,代入角色當中,很難走出來。甚至使用體驗派久了,說不定會變成一個瘋子,精神病。

所以現在,陳默需要琢磨一下,方法派以及表現派這兩種型別,哪個方式更適合自己,然後對自己現在的演戲方式進行替換。

方法派,可以進行替換的表演方式。

譬如需要演出一個同性,一個男人喜歡上另外一個男人,在表演的時候,可以將喜歡的那個男人替換成一個女人。

譬如在拍攝自己遇到背叛,傷心欲絕,如果演不好,可以將背景替換成自己曾經遇到過傷心的事情,然後將其表演出來。雖然這種表演方式的上限比不上體驗派,但是勝在穩定,並且不會出現精神方面的錯亂,甚至使用這種方法熟練之後,也未必會比體驗派差。

這方法派,它甚至還是來自於體驗派,從體驗派中分裂出來的,兩者的相似度比較高。

按理說陳默如果從體驗派轉換派系的話,方法派是最合適的。

只是這種方式,對於陳默來說卻並不合適。

因為方法派用的是替換方式,可以將不同的經歷,不同的背景進行替換,使用這種演技方式,最好是見多識廣的人,見得多了,不管什麼戲,都能找到適合替換的背景。

但是陳默,雖然他是兩世為人,但是說到見識,他真的挺少的,見識太少,所以方法派反而不適合陳默。

最後,就只剩下表現派了。

表現派,同樣是先在心中將角色設定出來,之後不同於體驗派,將人沉浸在角色當中,而是強調拿捏與設計。更好像是提前將角色的一些心理,舉止之類的設計出來,在這個框架之內進行表演,不會將自己的真實感情放入其中。

最終,經過一系列的分析之後,陳默覺得表現派,或許會更適合他一些。

所以接下來一段時間裡,陳默開始請劉老師重點幫他講解這個,然後調整他的演技方式等等。

只是,儘管有劉老師在旁邊看著,甚至幾乎要手把手的教導,陳默改變的進度卻依舊還是慢的有點可憐。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