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帶我復興大燕

第441章 暗潮湧動,朝堂風雲

薊城的冬風裹著雪粒子往朝會殿的瓦縫裡鑽,林婉站在丹墀下,聽著上大夫孫齊的聲音像生鏽的銅鐘般撞進耳膜:\"太子擅動三十萬大軍,糧草耗去半倉,這是要把燕國的根基都賠進雲嶺關!\"

她垂眸望著自己繡著並蒂蓮的鞋尖,鞋面上還沾著晨露——天沒亮時她就得了影衛密報,說孫齊聯合七家舊貴族要在早朝發難。

此刻階下站著的朝臣分成兩派,左邊是玄衣博帶的舊貴族,右邊是穿短褐的新臣,中間空著的位置本該是太子的御案,卻堆著一摞彈劾奏疏。

\"上大夫說'擅動'?\"林婉忽然抬眼,聲音清泠如擊玉,\"三日前雲嶺關急報,王翦率五萬秦軍壓境,若等朝議層層批轉,燕國北境早被踏成平地。\"她指尖掠過腰間玉牌,那是葉陽臨行前塞給她的\"監國令\",\"再說糧草——\"她轉向管倉儲的少府,\"上個月孤命人開了易水南倉,調了兩萬石粟米去漁陽,可曾耽誤?\"

少府額頭沁出汗珠,慌忙作揖:\"回太子妃,南倉糧道暢通,漁陽守軍已收到三批補給。\"

孫齊的鬍子抖了抖,又舉起一卷帛書:\"那這封'秦軍即將圍城'的流言是怎麼回事?

分明是危言聳聽!\"

林婉早料到他會翻這樁。

她昨日讓心腹在市集散佈的訊息,此刻正像野火般燒遍全城——百姓們擠在城門口看城防軍搬滾木,連賣炊餅的老丈都在說\"太子妃有先見\"。

她望著孫齊漲紅的臉,忽然笑了:\"上大夫若覺得是流言,不妨現在隨孤去西市走走?\"她指了指殿外,\"剛才有位老夫人拉著孤的車輦哭,說要把攢了十年的銅子兒捐給軍餉。\"她頓了頓,聲音放軟,\"燕國的百姓都知道,外敵當前,最該怕的不是流言,是人心散了。\"

殿內忽然靜得能聽見雪落的聲音。

林婉看見幾個老臣的手指鬆了鬆,原本攥著的彈劾奏疏垂了半寸。

她知道火候到了,轉身對司禮官道:\"傳孤的令,今日朝會暫歇。\"她的目光掃過階下眾人,\"午後孤去太常寺拜會各位宗老,共商宗廟安穩大計。\"

太常寺的偏殿裡,檀香燒得正濃。

林婉跪在蒲團上,望著上座的宗正卿姬伯年。

老人的眼角耷拉著,像兩片幹樹皮,可那雙眼卻亮得很——他是燕王的族叔,管著宗室玉牒,說話分量比十個孫齊都重。

\"太子妃說'燕若亡,宗廟不存'。\"姬伯年捻著銀鬚,\"可當年子之之亂,宗廟也沒倒。\"

林婉從袖中取出個錦盒,開啟是塊半舊的玉璜:\"這是先太子臨終前交給殿下的,說'宗室是燕國的根'。\"她把玉璜推過去,\"殿下改革軍制,是要讓燕軍能擋秦兵;整頓商稅,是要讓庫房能養士卒。

等打退了秦軍——\"她指尖輕點案上的地契,\"孤替殿下應下,宗室封地的田稅,免三成。\"

姬伯年的手指在玉璜上撫過,忽然笑了:\"當年文姜公主嫁去齊國,也說過'宗廟為重'。\"他抬頭時眼裡有了暖意,\"太子妃回去告訴丹兒,宗正府的人,明日就去校場幫著點兵。\"

林婉出太常寺時,雪停了。

她望著宮牆根下的老梅樹,枝椏上的雪簌簌落著,像撒了把鹽。

該辦的事辦得差不多了,可她總覺得心裡壓著塊石頭——今早給葉陽的信裡,她沒提孫齊藏在奏疏裡的那枚秦式青銅箭頭。

葉陽是在次日寅時進的薊城。

他裹著沾血的玄色大氅,腰間的劍還帶著雲嶺關的寒氣。

城門口早有百姓跪迎,有人舉著燈,有人捧著熱粥,他卻只盯著街角那輛青帷馬車——林婉正掀著簾子看他,鬢角的珠釵在晨光裡閃了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