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劉賢心中清楚,若是拿下荊襄,必然要獨自對抗曹操的主力。
沒有了先知之明,沒有了赤壁之戰,憑藉著荊州幾萬軍馬,能抵擋得住曹操麼?
見劉賢不說話,桓階道:“主公之意如何?”
劉賢沒有接話,反而看向諸葛亮,道:“倘若我們拿下荊襄,曹操率領中原大軍進攻荊襄,該如何?”
諸葛亮眉毛皺起,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們湘軍向來擅長打守城戰,可以在江北修繕城池,層層遞進,抵禦曹操。等曹操師老兵疲,擇機進攻便是。”
劉賢沒有說話,他在想當年的赤壁之戰,當時曹操率領大軍進攻荊州,劉琮不戰而降,使得曹操的兵力一躍達到二十餘萬。
若是自己提前佔據荊州,日後曹操來攻打的兵馬應該沒有這麼多。
舉荊交二州之地,在不窮兵黷武的情況下,可以養十五萬兵馬,再去掉各地的廂兵以後,也可以養十萬左右。
再加上湘軍陣亡撫卹破重,還得打個折,也就是八萬左右。
憑藉著八萬精銳兵馬,抵禦曹操,劉賢總覺得心中有些不安。
“主公,時不我待,我們若是不趁這個機會拿下南郡,悔之晚矣!”諸葛亮不知道劉賢在猶豫什麼,但是這麼好的機會又怎麼能放過啊!
劉賢看向諸葛亮,半天才道:“孔明,你讓我再想想。”
自己的憂慮沒辦法說給眾人聽,總不能將自己知曉後世之事說出來。
諸葛亮道:“主公,您在擔憂什麼?是擔憂曹操的大軍麼?”
劉賢先是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指著遠處的地圖,道:“孔明,伯緒,你們看。若是我們放棄襄陽一帶,曹操進了南郡附近,就要面對我們、孫權,、以及劉璋的夾擊。這樣會不會更有利一些?”
諸葛亮卻搖了搖頭,意味深長的道:“主公,三個諸侯聯手抵禦曹操,看似風光無限,其實這才是最要命的事情啊!十八路諸侯討董的時候的故事,您難道忘記了麼?三家之中,劉璋闇弱已久,必不敢抵禦曹操;而江東孫氏見小利而忘大義,決計不能將希望放在孫氏身上!”
說著,諸葛亮指著南郡,道:“此地人口不下百萬,可以養數萬大軍,足以超過江東孫氏!將軍若是不拿下此地,待曹操拿下南郡,恐怕百萬人口都會變成曹操的兵源啊!”
劉賢猛的想起來一件事,就是另一時空中等到了三國中後期,因為兵災頻繁的原因,荊州諸郡十室九空。
到那時自己沒有那麼多人口作為根據,如何能北伐中原呢?
“善!”劉賢有些歉意的看向諸葛亮,道:“多虧軍師替我指點迷津,不然我們錯過這南郡百萬人口,悔之晚矣!”
其實諸葛亮對劉賢也極為滿意,對自己也是言聽計從,兩人之間一直沒有任何隔閡。
聞言諸葛亮卻道:“主公,曹操身居中原,看似風光無限,卻與孫權、馬騰甚至日後的我們都要接壤,他必然不會在襄陽消耗太多時間的。”
“況且。”諸葛亮又道:“我們把府庫中大部分的錢糧都拿來養將士們,不就是為了北伐中原,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麼?試問我湘軍二郎,可有一個是貪生怕死之輩?”
“壯哉!”劉賢俯首讚歎,環顧左右道:“孔明者,命世之奇才,伊呂之儔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