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興大漢之荊南劉賢

第85章 唯名與器

戰前軍議到了這一步,其實已經達成了一個初步的共識。

那就是各部分別渡江,在江北先徵集糧草,等糧草充足以後,再進攻江陵。

眾人又商議片刻,這才各自散去。

待人都散去,劉賢看著收拾衛生的親兵,陷入了沉思。

“主公,桓先生求見。”門外親兵突然通傳道。

“快快有請。”劉賢知曉此人去而又返,定然有要事商議。

桓階推門進來,道:“主公。”

“伯緒。”劉賢示意桓階坐下,問道:“伯緒所來何事?”

桓階臉上笑吟吟的道:“我是來為主公解惑的。”

“哦?”劉賢笑著道:“伯緒知道我為何憂愁?”

“我猜主公必然為江北主帥人選而憂愁吧?”桓階道:“我見議事之時,主公頻頻看向黃甘魏文四將,想來是這件事吧?”

劉賢苦笑著點了點頭,又道:“臨行之前軍師要求我不可深入險地,我不好拂了他的意,但是江北必須得有個人統籌全域性啊!”

說著,劉賢站了起來,道:“黃忠雖然忠勇過人,但是缺乏謀略。甘寧有一些謀略,卻一直身居黃忠之下。魏延雖然也有一些謀略,卻太過於年輕,不能讓人放心。”

“文聘呢?”桓階顯然發現了盲點。

“我想把文仲業留在漢壽,暫時不做調撥。我初步想的是甘寧部從洞庭湖附近渡江,黃忠和魏延部則從上游夷道附近渡江。文聘部必須留在孱陵附近,以牽制蒯越的主力。”

孱陵與江陵距離不到百里,兩者隔江相望。

桓階略一沉思,道:“為何不是黃忠留下鎮守漢壽,主公讓甘魏文三員大將渡河,江北戰事以甘寧統帥協調呢?”

“漢升部是我軍的重兵,裡面太多允文允武之輩,留在江南豈不是浪費人才?”劉賢看向桓階,有些無奈的道:“過江之後事情繁多,需要跟地方交涉,而文仲業所部大部分都是交州將士,如何能行?”。

桓階搖著頭道:“文仲業所部是交趾兵馬為主,但是他的部眾裡面的將校,卻仍舊是出身於零陵、桂陽二地,主公何故厚此薄彼?況且文聘部的護軍是劉敏親自操刀,主公應該放心。”

“興霸雖然有計策,但是興霸待人接物會區別對待。”劉賢緊緊皺著額頭,道:“若是江北士民聽話還好,若是遇到些阻力,甘寧這廝絕對不會善了。江北之事關係到我軍基業,不由得我們慎之再慎?對了!先生去如何?”

基本上劉賢大半的身家就在此地,若是此戰失利,四萬湘軍不能南歸,只怕數年內湘軍都抬不起頭來。

劉賢越想越覺得可行,道:“先生代我去江北,協調三部,等你們在江北站穩腳跟,我就帶著黃忠部過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