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我,冠軍侯,迎春表兄

第39章 聽聞迎春表兄極是勇武

姬長單獨將嬴淵留下的目的,就是要讓他編纂練兵法,無需太詳細,只要能夠說服人即可。

上皇執政時,左相胡永忠曾經略西北,在去往西北任職之前,還給朝廷遞上一個奏本《西北經略事宜》。

說白了,你得讓朝廷裡的人知道,給你這個職位之後,你能怎麼做,打算怎麼做,要先列個章程出來。

不能等你去了,再商量怎麼做。

這也算朝廷不成文的規定。

於是,在大軍回京途中,嬴淵一直在編寫練兵法。

當然,基於戚繼光那本,他所寫的練兵法,不過是個簡陋版本。

至於具體的細節,他需要累積一定的經驗,才能去做補充。

話說,自此戰結束後,周軍裡有不少將領的名聲都傳到民間。

尤其是嬴淵,其聲勢可謂日益漸隆。

如今,寧夏各重鎮的說書先生,都開始講他的事蹟。

說他率騎救主、陣斬敵將,四渡苦水,使得韃靼膽寒等等。

相信用不了多久,嬴淵的名頭,就將傳到京師。

大軍回京,按照當前的行軍速度,至少需要半月有餘。

姬長並不急著返京,所以也並未命將士急行。

空出的這半月,需要讓禮部準備凱旋禮。

一般來說,無論出征、戰敗、得勝等,都有相應的禮節。

這種禮統稱為軍禮,為國之威儀。

尤其是皇帝御駕親征得勝回朝,凱旋禮更需大操大辦。

半個月的時間,對於禮部來說,已經有些擁擠了。

與此同時。

京城。

早在昨日,就有斥候八百里加急,將皇帝戰勝韃靼的事情傳到朝廷裡。

一時間,禮部的官吏,幾乎忙成一團亂麻。

有人去佈置祭祀場地,有人去準備祭祀所需物甚等等,不一而論。

所謂的祭祀,其實就是凱旋禮至關重要的一部分。

一般來說,都是在皇城宣武門外的廣場上舉行祭祀儀式。

此刻,賈家那邊。

王熙鳳剛從寧國公府那邊回來。

方才,她與秦可卿閒聊了片刻,得知此時禮部與工部的官吏,正在宣武門外建造祭壇。

秦可卿的父親乃是工部營繕郎,所以,秦可卿能得知工部動向,倒也在情理之中。

幾番交流下來,王熙鳳不難猜測,前方的戰事已經結束,而且是周朝取得了大勝。

等過幾日,待皇帝臨近京城時,像寧榮二府這樣的勳貴人家,也要帶頭慶賀。

這叫與天同慶。

待王熙鳳回到自己院子裡,屁股還沒坐熱,就見賈璉急匆匆的走來,皺眉道:

“這是怎麼了?”

賈璉坐在王熙鳳身旁,喝了口水,沉聲道:

“今早,我與幾位朋友在茶樓閒聊,其中一個朋友的嫡親兄弟乃是興武衛裡的一名百戶。”

“數個月前,興武衛隨陛下出徵,這事你知道吧?前兩日,他那嫡親兄弟從寧夏那邊傳來書信,說是戰事已經結束。”

聽到這裡,王熙鳳掩嘴一笑,“我還以為什麼呢,我早知前方取得大勝的訊息,就連禮、工二部都開始忙活了。”

像他們這種人家,朝野上下一旦有任何的風吹草動,都能在第一時間知曉。

賈璉又喝了口水,才將浮躁的心緒平穩下來,正色道:

“不是這事,而是他那兄弟的來信中說,此番幸得跟隨嬴將軍參與最後大戰,才能獲得軍功,有望回京後官升一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