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我,冠軍侯,迎春表兄

第170章 封爵,加授昭武將軍

如今,大周總兵力,雜七雜八的都算上,約有一百四十萬。

這是一個很恐怖的數字。

在嬴淵前世歷史上,僅有明朝中葉時期或是北宋時期可比。

周朝的兵制,大概分為三種,即世兵制、募兵制和徵兵制。

當前主要採用的兵制為世兵制,也就是子承父業,但較為缺乏兵源。

有時為了補充兵員,要採取募兵制。

所謂募兵,就是應募而來,非世襲,退伍後仍為平民。

而在戰時,一旦戰事焦灼或是不利時,會即刻採取徵兵制。

就是規定每縣每戶,都要提供一名壯力加入戰場。

嬴淵所言裁兵,其實也是想將世兵制取消,統一改為募兵制。

想讓普通老百姓自願去當兵,就一定要提高兵員待遇,而提高待遇,對國庫來說,壓力很重。

所以要裁兵,將節省下來的軍費,都用在提高兵員待遇上。

“如要裁兵,取締世兵制,採用募兵制,就要縮短兵卒參軍年限,不能再以花甲而休。”

嬴淵的建議都很中肯。

他是從一名小卒混上來的大將,對底層將士的需求等都很瞭解。

大周計程車卒,不算將領在內,要到花甲之年才能退休。

冗兵的問題,歷朝歷代都有。

在上皇執政時期,其實就已經存在著這種問題了。

當年隨著太祖南征北戰的那些將士們老了,讓他們的孩子去參軍,孩子如今也到了花甲。

是以,軍中多是老幼,反而青壯年卻極少。

一場戰爭的勝利,總不能指望老幼吧?

“臣想了想,四十又五而休,待離軍中返鄉,由地方府衙安排其立業。”

“但無論裁兵還是改制,都不能一蹴而就,否則反而會弄巧成拙。”

“縱觀歷代之變法敗者,無不是過於心急,好比齊時慶曆新政乃至熙寧變法。”

“想使改制功成,還是要講究潤物細無聲,臣粗略約莫,若想使軍制變革成事,少說也要十年之功。”

為何要十年這麼久?

原因很簡單。

關於退伍軍人的安置工作,不是嘴上說說那麼簡單。

其中牽扯到的利益很大。

這是一整個系統與流程。

就算是嬴淵前世生活的那個時代,關於退伍軍人的各項待遇,也是在不斷摸索中提高。

那還是現世。

換做古代呢?

只會更難,甚至,不是一件能夠做成的事情。

但若想讓大周始終保持著較高的軍事水平,這是必須要解決的難題。

為何前朝能夠橫掃天下?

諸多原因之一,是因為草原上的壯年漢子,都是兵。

至於老幼,反而是養馬牧羊的主力軍。

可大周此刻的情勢,隱隱有朝著老幼參軍,壯年務農的道路上去了。

這是必須要去改變的,改變,就要有犧牲。

“十年之功...”

姬長喃喃一聲,忽而雙手負後,沉聲道:

“十年,朕等得起,但裁兵一事,如今絕難做成。”

“至於你的練兵法,還是要推行全軍,你可適當修繕。”

說實話,嬴氏練兵法,脫胎於戚繼光的練兵實紀。

既然練兵實紀這般厲害,為何卻只訓練出了一支戚家軍?

是因為,完全按照練兵實紀的方法去練兵,消耗實在太大。

即使有胡宗憲這麼個大佬在,也只能支援戚繼光練就一支精兵,絕難再練就第二支了。

但這是政治問題,不是練兵法的問題。

“將來十年的軍制大略,暫且這麼定下。”

“待時機成熟,這個擔子,還是要由你擔起來。”

“別人掌權,朕,始終不放心。”

這對君臣你一言我一語之間,就將未來十年的軍事總略方針敲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