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

第49章 楚國的鳥,九鼎

楚莊王二年,白國一百五十九年

晉國卿大夫趙盾趁著楚國新君初繼位,還沒有梳理好國政的時候,派遣上將軍郤缺率領晉國上、下二軍突襲一直依附於楚國的附庸國蔡國,竟在楚國的家門口向蔡國發起猛攻,蔡莊侯一面抗拒晉軍,一面派人向楚國求救。

正在欣賞曼妙舞樂的楚莊王見到了蔡國的求救書信,竟然視而不見。不久,蔡都失陷,國破家亡之際,蔡莊侯只能與郤缺簽訂城下之盟。

楚莊王三年,白國一百六十年

喪權辱國的蔡莊侯,因為一直放不下這口氣,最後悲憤而亡,而楚王宮內依然是載歌載舞。

同年,楚國大飢。巴國東部的山戎族則趁機襲擾楚國西南邊境,一直打到了阜山。楚國連忙組織防禦,派部隊在大林一帶佈防。同時,東方的夷、越之族也趁機作亂,派兵入侵楚國的東南邊境,攻佔了陽丘,進而直接威脅訾枝。

而一直臣服於楚國的庸國也發動各蠻族部落造反,另外不久才被楚國征服的麇國人也帶領各夷族部落在選地集結,準備進攻郢都。

短短三年間,各地的告急文書如雪片般相繼飛往郢都,各城各地都開始了戒嚴,空氣中瀰漫著一種緊張的氣氛。天災人禍下彷彿楚國馬上就要面臨崩潰。

而少不經事的楚莊王,卻一如既往地躲在深宮之中,整日田獵飲酒,不理政務,朝中之事交由成嘉、鬥般、鬥椒等若敖氏一族代理,還在宮門口掛起塊大牌,上邊寫著:“進諫者,殺毋赦”

楚莊王為何如此荒靡呢?原來,楚莊王即位時年齡尚不足20歲,而國內又矛盾重重,相繼爆發了公子燮與公子儀的叛亂。又有楚穆王留給他的令尹鬥般用來輔助他,監督他。

在複雜的形勢下,他不知道該相信誰,於是他採取了以靜觀動、以感辨奸的對策,表現出沉湎於聲色犬馬、不問政事的狀況,以此來尋求忠心又有才能的助手。

這天,莊王正左手摟著鄭姬,右手抱著越國的少女,坐在歌舞樂人之間,吃著鄭姬喂的水果,喝著越女遞來的美酒,醉醺醺地在觀賞歌舞。這時大夫伍舉前來覲見,莊王見狀說:“大夫來此,是想喝酒呢?還是要看歌舞呢?”

伍舉說:“君上,我這次來是因為有人給我出了一個謎語,我猜不上來,所以特來請教君上。”

“哦?還有大夫猜不上來的?那寡人可要仔細猜猜了。”

“謎語是‘楚京有大鳥,棲在朝堂上,歷時三年整,不鳴亦不翔。令人好難解,到底為哪樁?’您請猜猜,不鳴也不翔。這究竟是隻什麼鳥?”

楚莊王聽完心中明白伍舉的意思,笑著說:“哈哈,我猜著了。它可不是一隻普通的鳥啊。這隻鳥啊,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你且等著瞧吧。”

伍舉明白了楚莊王的意思,便高興地退了出去。

過了幾個月,楚莊王依然故我,既不“鳴”,也不“飛”,照舊鐘情聲色犬馬。大夫蘇從忍受不住了,便來見莊王。他才進宮門,便大哭起來。

楚莊王問:“大夫,何事這麼傷心啊?”

蘇從回答道:“我為自己就要死了而感到傷心,也為楚國即將滅亡而傷心啊!”

楚莊王很吃驚,便問:“你怎麼能死呢?楚國又怎麼能滅亡呢?”

蘇從說:“我想勸告您,您聽不進去,如此您肯定要殺死我。您整天觀賞歌舞,遊玩打獵,不管朝政,楚國的滅亡不是就在眼前了嗎?”

楚莊王聽完大怒,斥責蘇從:“你是想死嗎?我早已說過,誰來勸諫,我便殺死誰。如今你明知故犯,真是愚蠢!”

蘇從十分痛切地說:“我是愚蠢,可您比我還要愚蠢。倘若您將我殺了,我死後將得到忠臣的美名;您若是再這樣下去,楚國必亡。您就當了亡國之君。您不是比我還要愚蠢嗎?言已至此,您要殺便殺吧!”

楚莊王忽然站起來,動情地說:“大夫的話都是忠言,我必定照你說的辦。”隨即,他便傳令解散了樂隊,打發了舞女,決心要大幹一番事業。楚莊王向伍舉、蘇從等人發誓,決定此後遠離酒色,親自處理朝政。

楚莊王親政的當務之急就是攻伐反叛的庸國。楚莊王撇開令尹鬥般,乘坐戰車親自到了抗擊庸國的前線,與前方部隊會師,親自指揮。

楚莊王將楚軍分為兩隊:子越從石溪出兵;子貝從仞地出兵,並聯絡秦國、巴國及蠻族部落合攻敵人。楚王督戰,將士們猛攻庸國。不久,庸國根本抵擋不住楚軍的猛攻,很快就不支了,宣告滅亡,就這樣楚莊王取得了親政以來的第一場勝仗。

楚莊王經平定內亂與滅庸後,統治已趨穩定,遂萌北上圖霸之志。其時,中原國家仍以晉實力最強,它西抑秦東制白齊,秦、齊雖漸上升或恢復,仍非晉之強勁對手。

但晉國現在的國君晉靈公,十分殘暴無道,對內殘害臣民,對外受賂無信,故國內統治既不穩定,國外威信也日益下降,楚莊王認為這就是北上稱霸的最好時機。

楚莊王四年,白國一百六十一年

晉會衛、陳等諸侯於扈,以鄭有二心於楚,拒絕鄭穆公與會,經鄭子家書告趙盾,申辯鄭居大國之間不得不從強令的苦衷之後,晉才允於請和。不過至此之後,鄭國也發現了晉國對楚國實力的擔憂,進而也不得不轉變對楚國的態度。

楚莊王六年,白國一百六十三年

鄭國以晉國不講信義,說好了一起伐齊、伐宋,但都因為受到了齊、宋的賄賂,半途而廢,於是叛晉而主動與楚結盟。而隨著楚國的穩定與實力的增強,一些中原國家,都開始看風使舵,認真選擇自己的出路了。

恰時,陳共公卒,楚莊王不派人前往弔唁,陳靈公一氣之下,與晉結盟。楚莊王見有了出兵的藉口,於是立即親率大軍攻陳,接著又攻宋。

晉國上卿趙盾率軍會宋、陳、衛、曹諸國軍隊於棐林,攻鄭以救陳、宋。楚莊王派屈賈率軍救鄭,與晉軍遇於北林,晉軍敗,大夫解揚被俘,晉軍只得退回。

同年冬,晉為擺脫被動局面,依據趙穿的計策,攻打秦國的盟國崇國,想迫使秦來救,然後便於向秦國求成地,不料秦國並不理會。之後晉又攻鄭,以報北林之戰。

楚莊王七年,白國一百六十四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