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

第88章 城下之盟

孫韜回答道:“哪裡哪裡,還是將軍的壞人入木三分啊!”

田忌說:“既然這場戲已經演完了,眾將歸營吧!我與孫將軍還有要事相商!”

“喏!末將告退!”

等到眾將走完,田忌說:“既然你我兩國的國君將議和這麼重要的事交給我們,我們需要全力以赴啊!”

孫韜表示贊同,然後說:“既然韓使已經將底線說了出來,不如我們再加一條吧!”

田忌問:“加什麼?”

孫韜說:“讓韓國給我們兩國軍匠!”

田忌說:“妙啊!這樣既削弱了韓國的力量,又增強了我們國家的實力,不過我認為可以將京地還給韓國,這樣不會過多損失韓國的國力,防止秦楚兩國坐大。”

孫韜想了想後說:“我同意!”

田忌又看著孫韜說:“那就交給你去跟韓使說吧!畢竟你可是他的恩人啊!”

孫韜笑著說:“將軍放心,都交給我吧!”

隨後出營去找韓使商量新的和約,本來韓使還是有些猶豫,但是在聽到田忌在剛才又烹煮了一個人,便馬上答應。

韓王接到韓使的新和約,見和自己的底線出入不大,又聽了韓使加油添醋的說一路上自己看到的,聯軍士兵多麼精銳,軍備多麼精良。韓王考慮片刻後,同意了。

五日後,是一個吉日,齊白韓三國在新鄭郊野,舉行會盟,與會者有韓王、齊國大將田忌、白國上將軍孫韜。

盟約規定:甲:韓國有義務支付白齊兩國幫助韓國平定龐涓之亂的全部軍費以及戰死將士的撫卹金,由於金額數量大,分三年還清。

乙:韓國為了與齊白兩國交好,派遣公子高和公子裡分別前往齊白兩國交流學習。(其中公子高是韓王嫡子,公子裡是韓王長子)

丙:韓國無條件支援齊白兩國各一百名軍匠,用以幫助盟國提升技術。

丁:齊白兩國軍隊退出韓國的一個月後,交還給韓國用以聯軍修整的京地,一年後,遣返想要回韓國的韓軍。

盟約簽訂後,兩國班師回國了。

在回國途中,有白國將領不解的問孫韜為什麼放棄將士浴血奮戰換來的京地。孫韜說:“首先,這次戰爭是齊白兩國合作的戰役,如果我們佔領了京地,齊國一定不同意,我國勢必為了維護齊白兩國的關係和齊國置換城邑。

那麼置換哪座呢?用一座治理了多年的城邑去換一座沒有任何根基的城邑,這對白國是有利的嗎?”

白將聽懂了,對著孫韜賠罪行禮,孫韜看著將領說:“我知道原將軍是為了維護國家的利益,有何罪之有?再說了,京地距離韓國都城新鄭太近,距離大梁太遠。

如果我國捏著京地不放,韓王定然徹夜難眠,屆時,白韓兩國永遠不可能修好,而且,自從這一戰後,被打斷崛起的韓國將不再是我白國的目標,我們的目標是趙國和秦國啊!甚至還要謹防楚國的背刺!”

白將聽後,對孫韜說:“末將是徹底服了將軍了,我的眼光還侷限於戰爭,而您的眼光卻是在天下,難怪家主常說原氏的軍略和孫氏的不一樣,原來在這裡啊!”

孫韜笑著說:“這都是先祖的恩澤,你們原氏經過幾百年發展的練兵之法和統兵之法也是值得我們孫氏學習的啊!”

白將嬉笑著說:“呵呵!互相學習。”

白國四百三十二年

齊白韓三國在望寒谷大戰,齊白聯軍全殲韓國三十萬大軍,一時間,天下局勢又邁向不知深處,率先稱王,西打南擴的韓國從一個當世強國,被打得成為了甚至略遜於白國和趙國的二流國家,而且韓國還揹著對齊白兩國三年的債務。

-----------------

戰國的局勢,真可謂世事無常,誰能想到,最先打遍天下無敵手的魏國,還沒有步入中期,結果卻慘遭滅國。被幾國連續打得丟城棄地的齊國,在齊威王繼位後卻一路走上了強國之位。困守太行山數百年的白國卻抓住了機遇,在戰國這個大牌局上博弈到最後?遠居邊陲與戎狄與伍的秦國,卻在商鞅的幫助下,一躍成為一流國家。先是不被人看好的韓國,卻在申不害的治理下,一躍成為當世強國,但是卻又在一夜之間,淪為二流國家。這就是戰國的魅力,一種不確定的魅力。

——釋出者:戰國一墨俠釋出於-部落格-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