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

第99章 亂戰,稱帝,燕國之計

很快,秦國白氏宗族接到主家的書信,這使得宗族內部爆發了激烈的爭吵,最後白起決定,為了自己,也為了保全宗族,自願從族譜除名。

族老們聽後,都陷入了沉默,最後決定,在白起活著的時候不上族譜,等到白起死了,補上族譜,並將其子女妻兒接到宗族,由宗族保護。

白起同意了,於是秦國白氏將最終的結果:白起除名,報給了白國,白氏內部的爭吵才算完。

白國四百八十六年

這幾年,秦國不斷擴地,各國諸侯無法抵擋。而在東邊,齊國也是不斷的擴張土地,秦國和齊國成為天下最強的國家。

但是和秦國孤家寡人不同,齊國處於合縱聯盟裡面,實力比之秦國不知道強大多少,於是為了孤立齊國,秦國便派出使者出使齊國,勸說齊王:

“大王,眾所周知,天下除了齊國和秦國,沒有比我們更強大的國家了,楚國國土雖然廣闊,可是全是沼澤山林之地,實力比之我們差遠了。

白國和韓國雖然佔據中原的膏腴之地,但是國土面積小,也無法和我們媲美。趙國雖然有些實力,但是遠居北方,時刻遭受北戎的威脅,不足為慮。

燕國還用說嗎?只是貴國的臣國而已,如此強大的實力,卻沒有相應的稱號匹配,豈不是無法彰顯大王與寡王的氣度。

因此,寡人派我前來和大王相約共同稱帝,只有帝號,才能彰顯我們兩國的實力啊!只要大王稱帝,寡王會立馬和大王一起稱帝,到時候,大王為東帝,寡王為西帝。天下不都在我們的手裡了嗎?”

齊王同意了。

同年,秦王和齊王相約稱帝,秦王稱西帝,齊王稱東帝。

但是很快,白國派出蘇秦前往齊國面見齊王說:

“大王中計了啊!”

齊王疑惑,蘇秦繼續說:“秦王與大王一起稱帝,目的是為了孤立大王啊!秦國本來就是孤寡之國,而大王能夠壓秦國一頭的原因正是加入了合縱聯盟,使得秦國不敢輕舉妄動啊!

如今大王自毀長城,其他國家懼怕秦國紛紛投入秦國的懷抱,齊國如何抵擋呢?”

齊王聽後也是感到後悔不已,於是取消了帝號。而秦王自然也不願意在稱號上激怒山東六國,於是也隨之取消了帝號。

白國四百八十八年

秦將司馬錯攻打河內。趙國不敵,獻出安邑,秦國為了更好的管理安邑,於是把當地居民驅趕出去,又從河東地區招募遷徙軍民到安邑,並賜給他們爵位,同時還赦免罪犯遷到安邑。

白國四百八十九年

秦王惱怒齊王放棄帝號,準備派大將蒙武討伐齊國,最後不了了之。同時秦國已經基本攻取了河東地區,之後又在河東地區設定了九個縣。

同年,秦王和楚王在宛縣會面,和趙王在中陽會面。

齊國在燕國使臣的挑唆下,糾集趙燕白韓五國攻秦,但是聯軍至成皋、滎陽而散。

同年,齊白燕三國組成聯軍攻宋,宋亡,但是最後宋地被齊國全部鯨吞,白國由此對齊國不滿。

同年,秦國攻打白國,攻佔了白國的曲陽。

白國四百九十年

燕國經過燕昭王的治理已經有實力參與中原的事了,於是準備實行戰略了,這些年燕國表面上臣服於齊國,使其對之放鬆戒備。

其間還兩次派使者出使齊國,對齊王進行離間,唆使齊王輕率地決定西向攻秦,南向滅宋。

燕王則趁此良機,遣使與白、楚聯絡,並派樂毅赴趙,促使趙王勸說秦國伐齊。

秦國本與齊國相約東、西稱王,共分天下;豈料齊國竟毀約攻秦、滅宋,勢力侵入中原地區,為了出這口惡氣,欣然應允伐齊。

而白國則是對於齊國獨吞宋國的事十分不爽,同意了燕王的提議。這樣,就形成了各國從北、西、南三面對齊國的包圍之勢。

燕昭王任命樂毅為上將軍,統帥聯軍大軍出征。此時,楚軍已駐軍於淮南,隨時準備奪取齊國的淮北之地。

秦與趙、韓、白也各派一名大將率各自國內的精兵向齊國進發。六國加起來,有一百二十萬,而齊國最多隻有五十萬,最後商量決定以燕將樂毅為聯軍主將。

齊王開始並未料到燕國會聯合諸國攻打齊國,及至發覺時,燕軍已經攻入齊國,齊王這才派出軍隊倉促應戰。

齊王盡起全國之兵,渡過濟水,西進拒敵。但是齊軍因為連年征戰,士氣低落,加上齊泯王為了讓士兵全力作戰,竟然對作戰不利計程車兵以挖祖墳、斬首級等殘忍手段相威脅,使得齊國將士十分寒心。

進而當聯軍發起進攻時,齊國軍隊竟然一觸即潰,連連敗北。等到齊軍主力被殲滅後,齊泯王趕忙率殘部狼狽逃竄,一路敗退回國都臨淄。

燕昭王聽聞樂毅指揮聯軍大敗齊軍,已經殲滅了齊軍主力,十分高興,親至濟西戰場勞軍,厚犒將士,當場封樂毅為昌國君。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