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結束,白氏子各回各家,準備行動了,很快,有心人發現,太子仲召集了很多氏族的族長去商談些什麼事,每個出來的人都一臉凝重,有人問有什麼事,都回答沒事,不可說。
而有些人有心人發現以往還常見到的白氏子嗎,一個個也常常神出鬼沒,變得十分難以見到,不是外出了,就是在藏書閣閉關。
而很多有技術的人都被徵召,不知道去幹些什麼,不過回來都十分高興,問都說去幹大活。
同時,沒多久白王下令從現在開始,白國實行宵禁,夜晚無故出門者,都會被判監禁。但是有人說會在夜晚聽到叮鈴咚咚的車馬咕嚕聲。
自此,在太行山中就有流傳出現鬼神的傳說,而唯一能對付鬼神的只有眉心有神印的白氏子,只要是遇到白氏子的人家,必定有好運,而被白氏統治幾百年的太行山民都願意相信。故而有傳說太行山是天上的神仙白帝在人間的居所。
同年,白王白仲薨逝,白光繼位,白拓為太子拓,白信為公孫信。
白國五百一十三年
六國最後一次聯合一百八十萬大軍進攻秦國,最後不了了之,秦軍士氣更甚。
白國五百一十四年
秦國再次出兵,一路二十萬秦軍由王齕率領,進攻皮牢,一路二十萬秦軍由司馬梗率領攻佔伊闕,一路二十萬秦軍由白起率領由朝歌一路攻打邯鄲。
自從趙國佔領邯鄲以後,趙國就將邯鄲作為國都,從代遷往邯鄲,因此趙國君臣見白起兵臨城下,十分驚恐,派人往白國求援。
且不說其他兩路,只白起一路不斷攻城拔寨,很快就來到邯鄲城下,趙白韓三國十分惶恐,至此白國土地一分為二,一面以太原為中心的太行山一帶,一面以大梁為中心的陳郡、泗水郡、睢陽郡、半個蔡郡一帶,東郡因為所剩無幾,全部併入陳郡。
而白國也沒辦法抵擋白起的大軍,也怕惹火上身,這時,白國國相蘇代向太子光提議用重金賄賂秦相應侯范雎,白起的功勞已經很大了,絕對會引起身為國相的範睢的不快,如此能讓秦國將白起調走,其他的秦將就好對付了。
白太子拓同意了,隨後派出蘇代前往秦國,找到範睢說:“範相,請聽我一言,白起擒殺趙括,圍攻邯鄲,趙國一亡,秦就可以稱帝了,而白起也將憑藉著功勞凌駕於國相之位上。
白起為秦國攻拔七十多城,南定鄢、郢、漢中,北擒趙括之軍,雖周公、召公、呂望之功也沒有能超過他的。如果趙國滅亡,秦王稱帝,那白起必為三公。
在下想問,您甘心居於白起之下嗎?即使您不願處在他的下位,但是白起憑藉赫赫的戰功,您也辦不到啊。
秦國曾經攻打韓國、圍邢丘,困上黨,上黨百姓皆奔趙國,天下人不樂為秦民已經很久了。如今滅掉趙國,秦國的疆土北到燕國,東到齊國,南到韓魏,但秦所得的百姓,卻沒多少。還不如讓韓、趙割地求和,不讓白起再得滅趙之功。這對於您不是最有利的嗎?”
範睢聽後認為他說的有理,於是范雎以秦兵疲憊,急待休養為由,請求允許韓、趙割地求和,秦王應允。隨後韓割緱氏,趙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
白國五百一十五年
秦國又發兵攻邯鄲,這次沒有任用白起,而是用五大夫王陵。
正月
王陵帶兵二十萬攻邯鄲,久攻不下,見此,秦王又增發二十萬重兵支援,結果王陵反而損失一萬秦軍。
秦王想要啟用白起,但是白起說:“邯鄲實非易攻,且諸侯若援救,發兵一日即到。另外,諸侯怨秦已久,今我國雖破趙軍於長平,但傷亡者過半,而國內又空虛。
我軍遠隔河山爭奪別人的國都,若趙國從內應戰,諸侯在外策應,必定會擊破秦軍。因此不可發兵攻趙。
還有末將在長平坑殺趙國四十萬將士,趙國軍民深恨末將,如果我再次引兵攻趙,換來的將是趙國全國的抵抗。因此末將是最不適合當統帥的人選,請大王三思!”
秦王以為白起在對於自己暗地裡讓白起背鍋不滿,於是也不再說話,可是心裡已經將白起判定為死人。
但是秦王仍然沒有改變主意,反而改派王齕替王陵為大將,但是大軍攻打了八九個月都沒有結果。
這時楚國派春申君同白公孫信率兵數十萬從背後攻擊秦軍,秦軍傷亡慘重,大潰。在家的白起聽後對身旁的心腹說:“當初大王不聽我的計謀,結果如何?”
但是,令白起沒想到的是,他的心腹居然是秦王安排的墨冰臺探子,第二天,白起的話就出現在秦王的几案之上,秦王的眼神越發冷冽。
隨後便給白起下令,命他即刻動身不得逗留前往朝歌接受大軍繼續進攻邯鄲。白起只得上路,行至杜郵處。
秦王與范雎商議,以白起遲遲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為由,派使者賜劍命其自刎。同時知道再攻打邯鄲已經沒有意義了,而至此秦軍損失很大,
於是派出使者和趙國、白國、楚國簽訂和約,承諾歸還山陽至朝歌一帶,而秦軍退至山陽。聽到秦軍退卻,三國這才各自退兵,因為和秦軍戰鬥,自身傷亡也是十分大的。
白起看著圍著自己的秦王宮禁衛,無奈拿起劍準備自刎,待到要動手時,仰天長嘆:“我對上天有什麼罪過,竟落得如此下場?”
過了好一會兒,他又說:“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趙軍降卒幾十萬人,我竟然用欺騙的手段把他們全部活埋了,天怒人怨,這就足夠該死了!”說完自殺。
時值十一月,漫天大雪,獨留一朵梅花於雪地中央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