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

第24章 王位頻繁更迭

王三年

洛邑出現了“天再旦”的天文現象,即在一天之內,接連出現兩次天亮,實際上就是日出之後發生了日全食。

周天子見狀十分慌亂,使得他的心中有一個陰影始終揮之不去,總覺得國都洛邑對他不利。經過反覆思考,周天子決定將國都遷往他處。

周天子親自選定新都為豐邑西北的犬丘(又名廢丘,今陝西興平東南),認為此地處於周人的祖源岐山與洛邑之間,是最佳的建都之處,下令在全國徵調工匠,採辦建築材料,擇日開工營建新都。

王四年,秋

犬丘的宮殿還沒有完全建造好,周天子就迫不及待地下令遷都,“天再旦”的陰影始終籠罩在他心頭,他感覺多呆一天就多一分危險。在他的催促下,大臣們只好跟著他一起遷往新都。遷都後,周天子將新都命名為槐裡。

王六年

由於多次遭受外敵入侵,周天子感覺到軍隊建設的重要性,沒有強大的軍隊既不能約束國內的諸侯,也無法抵禦強大的外患。

於是下令加大國防建設的投資,徵招國中青壯年參軍入伍。他任命虢公為大司馬主管軍隊的最高領導,擴大軍隊編制,加強軍事訓練。

位於周王朝西方的犬戎長期和周朝不睦,周穆王時曾經兩次征討,隨著周王朝國力的衰退,來自西北方的威脅再次嚴峻起來。

周天子下令擴編的周軍訓練完成以後,周天子親自檢閱這支威武之師,併產生了征討四方稱霸天下的野心。

王六年,秋

周天子命虢公率師北伐犬戎並召集諸侯從徵,白氏讓衛伯向周天子遞交,以嚴狁攻打白地後兵力受損嚴重,且卿大夫白衍年事已高,不堪遠征的理由,請求周天子免去白氏的兵役。周天子同意了。

虢公率師深入犬戎腹地,結果遭受犬戎的頻繁騷擾,加上後勤被犬戎騎兵切斷,士氣不振,結果大敗而歸。征伐犬戎的失敗,使得周天子對外擴張征服的夢想破滅,也打消他稱霸天下的野心。

王七年,冬

周王朝遭遇特大自然災害,暴雨和冰雹襲擊王都槐裡,有許多家畜和家禽被冰雹打死,繼而寒流猛增,天氣奇冷,連嘉陵江和漢水都封凍。有的人來不及防寒,竟被活活凍死。

周天子十分迷信,因為“天再旦”感覺不祥,將國都從鎬京遷往新都犬丘,沒想到的是在新都依然諸事不順,出兵遠征犬戎被打得狼狽而歸,民生怨恨。

緊接著降臨罕見的天災,王都附近一片狼藉。他感到十分恐懼,認為是上天在懲罰他,終日擔心天神會來索取性命,疑神疑鬼,寢食俱廢。

終於,在王八年(公元前892年)春,周天子在驚恐中崩逝,終年約四十六歲,諡號“懿”,稱周懿王,溫柔賢善曰懿;溫和聖善曰懿;體和居中曰懿;尚能不爭曰懿。

由於周懿王之時周王朝國力衰落,導致周王朝腹地洛邑備受戎狄威脅,被迫遷都。周王朝的大臣以及眾位諸侯對懿王國政十分不滿,而大家認為周懿王的太子姬燮(xiè)軟弱無能,不能在危難之時重振周朝,於是有人提議,讓周穆王姬滿之子,周恭王姬繄扈之弟,周懿王姬囏的叔父姬闢方繼位。

有大臣聽說了這件事,立馬拿著《周禮》跑到先王牌位哭訴,說有人想要乘機奪位,想要破壞保證周王朝運轉的嫡長子繼承製,這是要挖周王朝的根啊。

姬闢方聽說了這件事,立馬拒絕了繼承天子之位的要求,說這不合禮法。等到眾人都以為事情結束的時候,新都槐裡傳出太子姬燮怒殺奴僕,還夜宿先王妃子的流言。

於是大量的大臣跳出來指責太子的德行,姬燮見大家都指責自己,於是一怒之下當堂大罵姬闢方不是人,陷害自己。姬闢方聽到姬燮罵自己,對外說:

“太子一時之下的無心之言,就算我是他的叔父,是姬姓宗親,我也是不在乎的,畢竟他是太子啊,未來的天子啊,就算殘暴,那也是上天賜給周王朝的君王啊!”

眾諸侯聽到姬闢方的話,認為他有度量,再想到姬燮平時的作為,想到這樣一個人要是當上天子,那大家還有好日子過嗎?

於是眾位諸侯都發動自己的人脈,頓時朝堂上讓姬闢方繼位天子的呼聲越來越大,甚至許多姬姓宗親也在公開場合支援姬闢方繼位。

周懿王八年夏,周恭王姬繄扈之弟,周懿王姬囏的叔父姬闢方繼天子位。

王一年(公元前892年)

周天子不忘周朝遭受犬戎入侵之辱,命令申侯率軍,率領洛六師西征。

申侯是申國(姜姓封國)國君,他雖然受命率軍出征,但內心卻不願去打仗。認為出兵征討犬戎是不義之戰,只能使兩國的百姓和士兵遭受無謂的傷亡,給兩國都造成巨大的損失。

申侯向周天子建議說:“從前我的祖先娶酈山氏之女,生下一個女兒,嫁給西戎的胥軒為妻,後來生下一個兒子名叫中潏。中潏因為母親的緣故歸服周朝,使周朝西部的邊境不受侵犯。

現在我把女兒嫁給中橘的後人大駱,生下嫡子成。如果大王能保證讓我的外孫來繼承大駱的嗣位,申、扈兩族就能保證讓西戎人順服,使周王朝西部邊境永遠安寧。”

申侯為何會提出這樣一個建議呢?原來大駱庶生的長子名叫非子。非子從小就喜歡養馬,他養的馬匹個個精良,人見人愛。

有一次他往犬丘販馬,無意間撞見剛剛即位的周孝王。周孝王見他精明能幹,便把他留在王都擔任主管畜牧的大臣。申侯擔心日後周孝王會讓非子回國承嗣,與他的外孫爭位,故此才有以上建議。

實際上他這是在假公濟私,表面上是在為周天子出主意,骨子裡其實是為了自己的外孫。

周天子認為這倒是個好辦法,既可以減免士兵和百姓的傷亡,又可以節省軍費開支。於是當即承諾,不會放非子回國,也不會支援非子回去與申侯的外孫爭奪國君之位。

於是申侯便出面與西戎講和,西戎果然接受申侯的調解,同意與西周息兵言和,並且表示此後永不侵犯西周邊境。不僅如此,西戎還遣使入朝,進獻良馬百匹。周天子十分高興,重賞來使,並回贈許多糧食和布匹等禮物。

王三年

周天子命非子為王室養馬。在當今周王朝,馬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無論是祭祀、農耕、還是戰爭都需要大量優良健壯的良馬。

但周王朝養馬業發展一直十分緩慢,許多優質馬匹都靠買進。上次西戎進獻的一百匹馬,大部分都是母馬。周天子為了發展周王朝的養馬業,讓非子前往汧(今陝西隴縣西南汧山)、渭(今甘肅隴西縣西北鳥鼠山)之間,為周王室養馬。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