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主!烽火起煙了!”一個家臣立馬向白衍報告。
“什麼,北狄又入侵太行山了?快召集家兵和白羆衛集合,左右與我披甲!”說著,白衍就要前往披甲。
“不是,家主,是洛邑的烽火燃了。”
白衍愣了一下,
“你說洛邑?”
“是的家主。”
白衍心想:怎麼會,洛邑的烽火自從修起來這一百年來就沒動過,今天燃了,不會天子被人騎臉了吧,不過還是要趕快去集合啊,不然天子別拿我白氏開刀啊!
於是對著家臣說道:
“你去傳令,叫一千家兵集合,我和白政各帶五十白羆衛,馬上集合去朝歌,我們要帶領殷八師趕過去。”
“喏。”
三日後,白衍父子率領家兵抵達朝歌,率領著早已集結好的殷八師前往洛邑。
在這一路上,不斷有諸侯帶兵加入軍隊。
八日後,東邊諸侯的聯軍到達洛邑。
第二天,南邊諸侯到達。
周天子見諸侯聯軍已到,於是親自率領諸侯聯軍前往豐邑征伐戎狄聯軍,同時下令,讓西方諸侯聯軍在天子軍隊進攻時,從戎狄聯軍後面進攻。同時切斷戎狄聯軍的後路。
經過五日行軍,周聯軍抵達豐邑西面,戎狄見周軍到了,立馬留下少量軍隊繼續圍城,率領大部隊與周軍對峙。
很快,雙方開戰。
因為戎狄生活艱難,雖然武器裝備不足,但是士兵戰鬥力比較高,而周軍因為周穆王後期的武力荒廢,以及周天子繼位後,削減兵力以及不維護軍備的緣故。
雖然周軍人數比戎狄聯軍多,但是戰事還是僵持了下來,而西邊諸侯聯軍因為烽火被戎狄阻斷,通訊受阻,所以軍隊集結晚,接到命令總是慢一步。所以沒有到達豐邑。
周天子見狀十分焦急,這時白衍對周天子說:
“啟稟大王,臣是衛國上將軍卿大夫白衍,先祖是姒羆,家中留有祖傳兵法,因此對於這種情況,臣有所辦法。”
周天子見狀大喜,說道:“卿有何妙計,還請教寡人啊。”
白衍說:“戎狄能有此抵抗,憑的就是一口氣而已,而這口氣就是戎狄聯軍的首領,如果大王能夠派出一隊勇士,集結起帶著大量的戰車,衝向敵軍大纛,斬斷敵軍大纛。
那麼戎狄就會以為他們的首領被殺了,這口氣自然就洩了,也就無法再抵擋我周王朝的聯軍了。”
周天子聽完,大善,立馬讓虢公率領從各個諸侯湊出來的精兵強將,以及集中起來的戰車,向戎狄大纛處殺去,一定要砍斷敵軍大纛。
“阿父,天子為什麼不讓你領兵衝鋒啊,讓那虢公衝鋒,這不是給他送功勞嘛!”白政對著白衍憤憤不平的說道。
白衍看著生氣的白政,笑著說:
“你有先祖羆的勇力嗎?”
白政聽完錯愕了一下,然後紅著臉說:“沒有。”
然後白衍又說:“你看你阿父有先祖羆的勇武嗎?”
白政看著白衍為難的說:“這···”
白衍看白政不好意思說,於是說道:
“為父也沒有,那既然我們父子兩個都沒有如此勇力,那這斬將奪旗的功勞如何拿下,如果不認清自己的力量就貿然往前衝,
運氣好能夠被白羆衛保護著全身而退,運氣不好,我們父子可就折在裡面了啊!放棄自己擅長的事不做,去做自己不擅長的事,為了保全自身,我不會去做那種愚蠢的事。”
白政聽到父親如此說,立馬道歉認錯,並表示自己會記住的。
半個小時後,虢公順利帶領精銳之士將戎狄聯軍的大纛砍斷,前線的戎狄看到中軍的大纛倒了,以為自己部落的首領死了,於是有的連忙脫離對面的周軍對手,前往中軍檢視,
有的直接轉頭就跑。於是一個兩個三個,戎狄陣線直接崩潰,周軍見狀連忙尾隨追殺,一直追殺了十天,才把戎狄聯軍趕出境外。
各個諸侯見到戎狄跑了,連忙收兵統計自己軍隊的損失,周天子本想繼續追擊,前往戎狄境內大搶一番,但是被大部分諸侯所阻止,無奈,只好下令班師。
回到洛邑後,周天子按功犒賞諸侯,白氏又在太行山內被加封了一些土地。
隨著犒賞命令的不斷髮出,周王朝中央的錢貨和天子手上的土地如流水般不斷變少,不僅如此,戎狄在周天子直屬土地上的燒殺搶掠,讓天子實力進一步下降。這一場戰亂使周王朝受到了很大損失。
-----------------
僭越財物,必受災妄;德不配位,必受其咎。
——《白氏春秋》
棄長而用短,為保自身計,我不為也。
——《白衍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