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師途中,周天子命令大軍轉道東海,看見東海的美景,樂而忘返。
同年,陵翟致向畢國賄良馬百匹,並且歸還畢國寶器,同時想透過許國與畢國達成和平協定,結果畢國不同意,隨即侵略畢。畢國派人向天子求救,於是周天子派孟悉到畢地討戎。陵翟致是陳國國君,也是戎人
同時,犬戎跨過太行山南侵,駐紮在太行山的白振率領家兵以及衛國派來的殷八師一個師,在太行山擋住了犬戎的南侵
王四十年
周天子游玩至南鄭,同時任命呂侯為司寇。
王五十一年
周天子西遊至豐邑,看到街上有人在爭吵,感到十分有趣,於是派人去詢問原因,原來是一個人認為另一個人乘他外出的時候將牆偷偷向他家挪動了幾公分,導致他家的用地面積面積減小了。
突然有司到了現場,判定挪牆的那個人將牆挪回去,周天子感到奇怪,就招來有司詢問如何判定的,有司支支吾吾的說:
“臣也是猜的,因為如果那個人沒有挪過牆,另一個人也不會和他吵,事出有因,必然不是空穴來風,況且每天鄉邑的事太多了,這種小事一般都是隨便處理就好了,反正只要解決了問題就好了,對不對又有什麼關係呢。”
周天子聽後說道:“胡鬧!”隨即讓人找來了瞭解事情經過的其他鄰居問話。
鄰居說:“這純粹就是另一個人嫉妒他鄰居家的面積比他寬,而且一般這種小事是誰先說話,有司就判定誰贏。”
周天子問道:“有司都不講證據嗎?”
鄰居弱弱的回道:“對付我們這些小民,有司也不需要證據啊。”
周天子聽完讓人賞賜了這個鄰居一些財貨,於是就面無表情的返回洛邑了。
三月
周天子召集呂侯,他說:
“現在我們要安定百姓,為什麼選擇不稱職的人做官?為什麼敬重不合理的刑法?為什麼用在不恰當的地方?原告與被告都在,士師應該根據五刑的法律條文來審驗。”
呂侯聽完有些疑惑,周天子接著說道:
“透過審驗與事實相符,就用五刑來定罪。如果五刑不合適,就用五罰來定罪。如果五罰也不合適,就用五過來定罪。
如果按照五過來判定罪行,這也是有缺陷的,因為司法官會遇到畏懼高官和接受說情的情況,所以要詳細調查案情,使罪名和過失相當。
按照五刑治罪,有疑問而需要赦免的,以及按照五罰治罪有疑問而需要赦免的,就要認真審查。收集證據應該順從民眾,審訊也要有證據。假如沒有充分的證據就不要懷疑,一定要嚴肅上天的威信。”
隨後天子命呂侯作《呂刑》。其中關於墨刑的條文有一千條,關於劓刑的條文也有一千條,關於臏刑的條文有五百條,關於宮刑的條文有三百條,關於死刑的條文有二百條,五刑的條文一共有三千條。
遠在白邑的白衍聽說周天子頒佈了《呂刑》,頓時明白了這套刑法對天下的意義,命人馬上將其抄錄回來。
白衍是白氏第五代家主,白振在周王三十九年去世。
【世系】
武祖(享齡五十五):姒姓白氏羆【遺言】:武兒沒想到吧,善待家臣。
襄祖(享齡六十三):姒姓白氏武【遺言】:桓兒加油!重視學堂傳承。
桓祖(享齡四十一):姒姓白氏桓【遺言】:姬瑕你個坑貨,你TXX。
平祖(享齡六十):姒姓白氏振【遺言】:謹防周王無腦,家事為重。
【家主】
姓:姒
氏:白
名:衍
資質:良(文)
武:粗通武藝,略善軍略,體質正常
文:精通文墨,經天緯地(+),心理正常
【史藏】
【文】《牧誓》《周禮》《康誥》《酒誥》《梓材》《饋禾》《商書》···
【武】《弓決》《戰劍決》《鍛身》《戈決》《軍法書》《陣法書》···
【史】《姒羆記》《白武記》《白桓記》《白振記》
在《呂刑》頒佈之後,白衍在書房閉關精修三個月,最終終於得出結論,準備召開議事,準備白氏下一次改革。
-----------------
關某熟讀春秋,故知,蘇氏三族對於白氏之忠心,千年不變,此不為忠乎?汝既知關某已有明主,還不速速離去。
——《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