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令,王弟旦領一師坐鎮朝歌,運轉糧草、軍需,寡人親帥三師並虎賁旅往東南清繳商朝餘孽,即
討伐東夷的商朝大軍。
大司馬令,虎賁氏居於中軍,護衛王上,非大戰不可出陣。
師氏令,甲旅居虎賁氏最前,為全師先鋒。
旅帥令,乙卒居後隊,保護全旅尾翼。”
百夫長大聲的宣讀完命令後,看向軍帳中的十個伍長和兩個司馬,大聲詢問道:
“諸將是否得令!”
“末將等奉令”
“既然聽清楚了命令,那諸位就抓緊時間回營整頓,散。”說完百夫長就出了軍帳。
羆等人跟在後面出了軍帳,準備各自回營,趁空檔,羆抓住姬栒說道:
“剛才多謝出言相助,等這一仗打完,我請你飲酒!”
姬栒聞言,伸出手掌笑著說:“君子一言。”
羆一愣,也笑著握住他的手掌說道:“快馬一鞭。”
說完,朝甲伍走去。
——
王十一年四月十一日
東海某不知名海濱。
周軍與商軍殘部在此對峙
“蜚廉(feilian),你既是商朝大將,可見也是知兵之人,商王以死,商的天命已經丟失了,你還要以此對抗王師,不僅毫無依據,更是逆天而行。你若是立刻投降,寡人可保你性命,還會為你封邦建國,以延續你的祭祀。你看如何!”
周王站在戰車上對著商軍陣營勸降道。
“周王,你也知我乃商朝大將,豈不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你本西岐一伯候也,卻犯上而作亂,進而弒殺了你的君主,我不齒你也。大丈夫豈能與小人為伍。多說無益,儘管放馬過來吧!”
蜚廉聽到周王的勸降,輕蔑的回答道。
周王聽完,頓時大怒,大聲說道:“如此執迷不悟,那便在戰場上見分章,傳令下去,取蜚廉首級者升爵一等,賜百金。”
羆聽到周王的命令與賞賜,感到熱血沸騰,盯著對面蜚廉的身影,彷彿已是囊中之物。
經過兩個月的戰鬥,羆已經積功為中士,作為乙卒的左司馬,原來的左司馬已經升為其他師的旅帥了,而姬栒則成為了右司馬,至於姬呡父子早在出發前,一個因病在朝歌養病,一個轉職為司服。
只見得戰場上馬蹄嘶鳴,戈光劍影,鮮血四濺,其中有一隊衝的異常兇猛,正是羆的那一兩。
羆正帶著自己這一兩二十餘人,朝著商軍大將蜚廉方向,猛衝猛攻,其手下竟沒有一合之敵。羆開啟口子,垣帶著其他甲士及時堵上,並擴大。
大概過了二十幾分鍾,羆與蜚廉之間的距離只剩下三人,羆劈翻一人,大聲道:
“敵將蜚廉休走,周王麾下中士羆,前來收下你的首級!”
蜚廉聽到這話,大怒道:“哪裡來的小賊,安敢在本將面前如此饒舌,納命來!”說著向前與羆對上。
這一接觸,蜚廉竟被羆擊退三步,同時羆也退了三步,蜚廉詫異道:“好賊子,有些勇力。”
隨即又與羆對上,來來往往打了不下五十回合,兩人周圍竟成了真空地帶,兩人都有些脫力了,蜚廉氣喘吁吁道:
“好,好本事,你,何方神聖,我居然,沒有聽過?”
羆也氣喘吁吁道:“周王麾下,中士羆!”
蜚廉望了望越來越少的商軍,大笑道“哈哈哈,好,人生最後不僅能亡與戰陣之上,還能死與勇士劍下,豈不人生一大快事?快哉!快哉!”說完又與羆對上。
過了十幾回合,羆一劍插入蜚廉的胸膛,蜚廉口中吐著血沫,笑著說:“勇士,拿著我的頭顱,領,領賞去吧,你這樣的,勇士,不該被,埋沒。”說著用力後退從羆手中的劍退出去,盡全力挺直了脊樑,昂著頭顱,看著天說道:
“大王,蜚廉盡力了。”說完便閉上了眼睛,直直的向後倒下了。
羆氣喘吁吁的看著蜚廉的屍體,沉默不語,過了一會,便用力將蜚廉的首級砍下,站在旁邊戰車的殘轅上,高高舉其起蜚廉的首級,彷彿怒吼般喊出:“敵將蜚廉首級已被我中士羆收下!爾等還不速速投降!”
羆身後的垣趕緊響應羆的話,帶著剩下的十幾人也高喊道:“敵將蜚廉首級已被中士羆收下!爾等還不速速投降!”
戰場中殘存的商軍聽到此話,軍勢瞬潰,有的轉身便跑,有的棄械投降,還有的高喊著:
“將軍!我的命是你給的,你死,我有何顏面苟活於世!”隨即自刎而亡
周王這時手拿滴著血的青銅劍,站在戰車上看著周軍不斷將殘餘頑固抵抗的商軍剿滅,雙眼微溼自言自語道:
“父王,看到了嗎?兒成功了!”
——
王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周軍班師經過朝歌。
因為天下剛剛平定下來,還沒有安定,於是周王把殷商遺民都封給商紂的兒子武庚祿父,並派他的弟弟姬鮮、姬度幫助祿父治理殷商遺民,然後周王又命令召公將箕子釋放出獄。
命令畢公將囚禁在獄中的百姓釋放,旌表了商容的閭門來表彰他的德行。命令南宮括將聚集在鹿臺的錢財及巨橋的糧食都分發給百姓,用來賑濟窮苦的人民。
周王命令南宮括、史佚搬走殷人的九鼎和寶玉。命令閎夭為比干的墳墓培土修繕。命令宗祝在軍隊中祭祀陣亡將士的亡靈。
做完這些,周王繼續向著西方豐邑班師。
——
王十一年五月五日
周王在社廟封賞血親、功臣及先聖後裔。
將殷商宗廟的祭器分別賞賜給跟隨他的諸侯。
把炎帝的後代封在焦,把黃帝的後代封在祝,把帝堯的後代封在薊,把帝舜的後代封在陳,把大禹的後代封在杞。
然後,周王又分封了功臣謀士,其中,師尚父為首封。周王將尚父封在營丘,稱為齊。封他的弟姬旦在曲阜,稱為魯。將召公奭封在燕。分封他的弟弟姬鮮在管,封他的弟弟姬度在蔡。其他的人也都依次受封。
至於羆,因為倒戈之功、殺敵之功、討取蜚廉首級之功,賜爵下大夫,採封三邑,金百兩,升豳(bin)師甲旅旅帥,制五百人,車五乘。
————
採封:沒有實際封地,只有收稅賦的權利,實際管理者仍然是朝廷。
邑: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甸為縣,四縣為都。(九夫指九個壯勞力開闢的九個田,排列起來,恰好為井字)
一邑可以養活三十六人
——
餘一生大仗三十,小仗百餘,未常遇忠武如蜚廉者。
——《姒羆記》
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軍將皆命卿。
二千有五百人為師,師帥皆中大夫;五百人為旅,旅帥皆下大夫;百人為卒,卒長皆上士;二十五人為兩,兩司馬皆中士;五人為伍,伍皆有長。
一軍則二府、六史、胥十人、徒百人。
——《周禮·夏官·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