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檢視了下系統的地圖,日軍已經陸陸續續抵達了慰安所了。
只是,這些日軍顯然並沒有連夜搜尋的想法,紛紛便是在慰安所附近就地紮下了營。
甚至,還有不少的日軍直接就打道回府了。
由此,林羽也是得出了一個結論:這裡的日軍並不是跟自己在緬甸作戰的那夥日軍。
甚至可以說,這裡的日軍跟緬甸的那夥日軍有著很大的差距的。
戰力,或許還不十分清楚,但至少在戰鬥意志方面,這裡的日軍要比緬甸的日軍差上不少。
其實,事實還真如林羽所想的那般。
隨著國軍在緬甸戰場的失利,日軍也是終於確定了“南下”的國策方針。
於是,在確定國軍進入了野人山之後,日軍也是開始了對緬甸方面軍的抽血行動。
成百上千的經驗豐富的日軍精銳,被悄然調到了西面,準備開始攻略更西邊的印度。
於是,如今在中緬邊境上的這夥日軍其實更多的是臨時組建的防守旅團或師團,其戰力相較於與林羽對戰的第15軍(轄第15、31、33師團),的確是要差上不少的。
這一點,其實從後期滇西反攻的過程中也能得到應證。
就比如《我的團長我的團》的原型——松山戰役,守備松山的就是日第56師團第113聯隊的拉孟守備隊。
而第56師團,只是日軍以第12師團(久留米師團)的留守部隊為基幹編成的新師團,屬“治安師團”編制,也就是所謂的丙種師團,其地位僅僅高過臨時拼湊的丁種師團,其全師團人數僅有1.4萬人而已。
反觀日軍的第15軍中,15師團屬於甲種師團,滿編人數高達2.5萬人;即便是31、33師團,也屬於乙種師團,人數也多在1.8萬人左右。
很顯然,第15軍中任何一個師團的戰鬥力都遠高於這個第56師團。
因此,林羽的感覺也是十分正確的。
當然了,這並不是說,這夥小鬼子就好打了。
或許也是知道自家的家底不厚,第56師團突出的就是一個土工作業過硬。
不說別的,單單是一個松山戰役,就差點讓國軍崩碎了牙。
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了。
而眼看著日軍已經停止了行動,在安撫好了華僑和女人之後,林羽也是將廖生、李挺和蘇主任三人拉到了一旁商議起了接下來的行動。
而蘇主任一開口,便是給林羽帶來了好訊息:“透過電臺,我已經聯絡到了遠征軍司令部。”
此話一出,林羽的眼睛也是瞬間亮了起來。
要知道,此刻的一營,拿下了慰安所之後,不缺錢不缺糧,唯一缺的就是方向。
當即,林羽也是問道:“司令部怎麼說?”
聞言,蘇主任也是立即答道:“司令部命令我部東渡怒江,進而前往保山,在那裡,總部會安排人員接應。”
聞言,林羽頓時也是眼前一亮!
倒不僅僅是“保山”這個地名的緣故,更重要的是“接應”二字。
有人接應,可就意味著太多的東西了!
至少,林羽就不需要為接下來的行住、吃喝而發愁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