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跟我衝,我的眼裡有地圖

第325章 兩難的選擇

這看似龐大的軍事組織,實際上,其真正戰鬥力卻遠沒有其表面上看起來的那般華麗。

首先便是第2軍與第6軍,這兩支看似番號靠前的部隊,其實都是從緬甸敗退而歸的部隊整編而來的,已經被打沒了心氣的他們,其戰鬥力可想而知。

反倒是這第71軍,乃是宋希濂的絕對嫡系主力的第36師擴編而來的。

只是,別看著第87、88師的番號看起來唬人,但實際上,這兩個師早已經不是抗戰之初的德械師了。

淞滬一戰,原來的87和88師便已經是損失慘重了,隨之而來的南京保衛戰,則更是將88師僅存的骨血給抽乾了。

如今的87和88師,乃是從36師擴編而來的,其不管是官兵素質還是武器裝備,都與淞滬會戰時的87、88師有著天壤之別。

即便如此,胡家驥的88師也已經是宋希濂手裡的頭等主力師了。

而這樣的一支頭等的主力師,在面對日軍不足一個大隊的防守兵力時,都打得磕磕絆絆,其戰鬥力的高低,便是可見一斑了。

當然,這也怪不得宋希濂和胡家驥。

事實上,也就是以治軍嚴整著稱的宋希濂可以在短短時間內把一支潰軍整合出來,換了其他人,這支部隊的情況只會更糟糕。

另外,除了兵員上的劣勢之外,第十一集團在武器方面也極其的短缺。

雖然其肩負著保衛怒江的重擔,但其火力並沒有得到增強。整個集團軍中,也僅有少量的75mm山炮(如滬造克式)及迫擊炮,甚至都不如保山警備旅。

就連這少得可憐的75mm山炮,還是杜聿明實在看不下去了,才給調撥的。

沒辦法,宋希濂雖然是黃埔一期,也是老頭子的嫡系,可偏偏他又不屬於任何的派系,自然也就沒法在美軍援助的盛宴中分到一杯羹。

這或許也是宋希濂往往被派往險惡戰場的原因之一(死守南京時,關閉渡口的舉動,也著實得罪了很多人。)

總而言之,宋希濂雖然號稱是天子門生,第十一集團軍也的確是老頭子的嫡系,但至少在目前來看,其戰鬥力著實不強。

反觀日軍方面,這第56師團雖然不是甲種師團,但在緬甸一戰中卻是越打越好,其內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都是見過血的老兵,其戰鬥力便是與在中國境內的甲種師團也差距不大,就更別說與第十一集團軍相比了。

因此,哪怕日軍只是在怒江防線上放了區區的三五千人,國軍便要派出五六萬人的第十一集團軍來固守。

如今日軍傾巢而出,還帶有炮兵聯隊,這樣的實力,顯然不是第十一集團軍可以比擬的。

唯一的好訊息是,宋希濂早就得到過了命令,隨時可以撤回怒江東岸。

雖然對攻宋希濂沒有把握,但依靠怒江,沿江而防,宋希濂還是有些把握的。

思考中,參謀長也是開始了他的講解:“目前日軍已經集結了第113、146聯隊,以及搜尋第56聯隊和重炮第56聯隊,外加部分的偽軍兵力,人數將過萬人,可謂是來勢洶洶。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