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過七拐八繞的山路,不遠處就是下山的路了,忽然,你聽到了一道求救聲。】
【你打算?】
【1.尋找求救聲的來源。】
【2.不為所動,翻過牛背山。】
【3.你有別的想法。】
辛命看著文字提示,眉頭一挑:“不會又是倀鬼那一套吧?”
山君的屍骨還跟狽的屍骨一起被辛命儲存著呢……儲存那麼幾天,應該不會變質吧?
不過變質了也不打緊,辛命對於吃山君肉和狽肉的興趣不大,如果時晚不想吃,到時候在遊戲裡隨便找個地方扔了不就行了?
【你循著求救聲,來到了一座墳前,看起來猶如一個巨大的倒扣瓦罐,頂部被瓦磚封死,那道求救聲正是從裡面傳出......】
【天時加入命定之骰判定。】
【地利加入命定之骰判定。】
【人和加入命定之骰判定。】
【命定之骰,開始判定。】
【判定結果:小兇!】
【你來到了瓦罐墳前,裡面的人似乎是察覺到有人來了,連聲呼救。】
【他向你介紹,原來他已活過花甲之年,這幾年瘟病肆虐,旱澇無數,老人家實在是供不起他這一號人了,於是老人家的兒子便把他背到牛背山上來,把他抬入早已挖好了的瓦罐墳裡。】
【之後的日子裡,老人的兒子每天都送一頓飯來,順便陪老人聊天解悶,臨走之時,再在墳口砌一瓦磚。】
【就這樣,日復一日,過了半年有餘,昨日老人的兒子為瓦罐墳砌上最後一塊瓦磚,從今以後,他就再也不會給他的父親送飯了。】
【瓦罐墳裡的老人無吃無喝,恐慌無助的情緒開始在他的心中蔓延,不知該如何是好,所幸,你來了。】
【老人請求你在墳外用工具將瓦罐墳敲碎,將他放出來。】
【你打算?】
【1.敲碎瓦罐墳,將老人從中救出。】
【2.不為所動,冷眼旁觀。】
【3.你有別的想法。】
辛命看完文字,想道:“瓦罐墳,寄死窯?”
這兩個傳說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年滿六十歲的老人老不死,他們的子女為了減輕家庭負擔,便把花甲之年的老人送到瓦罐墳,或者死窯之中,送上一段時間的飯以後,就封墳閉窯,讓其自生自滅。
這個事兒怎麼說,放在現代肯定是不可能發生的事,但如果是在生產力落後的古代......這種事情能發生的機率確實不小,以現代視角來批判,就是應該被捨棄的封建陋習。
“反正是為了實驗俗神的戰鬥力......”
帶入現代人的思維,辛命管起了閒事來。
【你抽出護山刀來,在瓦罐墳上連續劈砍......】
【天時加入命定之骰判定。】
【地利加入命定之骰判定。】
【人和加入命定之骰判定。】
【技能……道具……哭命……命廟……俗神……加入命定之骰判定。】
【命定之骰,開始判定。】
【判斷結果:小兇!】
【你將瓦罐墳敲開了以後,看到一具屍骨躺在墳中,你聽到一聲輕笑,背後忽然有人伸出了一隻手,想要將你推進墳中。】
【你展開命廟,周圍映現一扇朱門,四堵牆壁,你的俗神“太歲神”睜開雙眼!】
【想要將你推進墳中的“人”滑摔在地,你回頭一看,這是一個老人,他正用恐慌與怨毒的神色望著你,想要讓你來代替他在瓦罐墳中等死。】
【太歲神背後鑽出四條手臂,開始往那老人的身上一拳一拳地砸了下去......】
“原來太歲神還是近身肉搏的戰士系俗神?”
辛命已經理解了俗神為何物,祂們是裝髒經由歸鄉客大命蘊養後的誕生之神,某種意義上,確實可以把俗神比作“寵物小精靈”。
但......俗神和廟祝同源同宗,共榮共辱,雖受歸鄉客命令驅策,實則廟祝和俗神都是一體的。
【想要將你推入瓦罐墳中的老人】
【你獲得了:香灰*12】
【你獲得了:瓦罐墳*1】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