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玄塵帶著諸位大臣浩浩蕩蕩地從崇華門而出,皇帝儀仗在前開道,文武百官步行迎接,其陣仗不可謂不隆重,不可謂不盛大。
易傾混在文武百官之中,低頭快走,他一個翰林學士,一直都是朝中的隱形人,誰也想不到他是慕玄塵的心腹暗影排行老三,在有了易傾這個名字之前,他的名字是暗三。
按官位等級排序,這迎接新王登基的儀仗輪不到易傾出場。
但翰林院這個地方,全是老弱病殘,上了年紀的人一抓一大把。
能走完從崇華門到都城門這幾十裡地的人,少之又少。
除卻不能推辭的朝廷頂梁,六部尚書,四軍兵馬指揮使等人,各個衙門都要派人參與迎接,做足了架勢。
此番做法,是為了新王立威,也是示好之舉。
身體強健的大臣,還能撐住,虛有其表的大臣早就在心中罵娘了,問候了慕玄塵的十八輩祖宗。
易傾常年練武,這點路對他而言,根本不是事,走得是臉不紅心不喘。
看得旁邊兩腿發軟的同僚眼熱不已,宋朗更是沒骨頭似的靠著易傾,全靠他的攙扶,才能繼續走下去。
“這以後的吳國註定是太子秦明的天下了。”宋朗環顧四周,卻只看到密密麻麻的人頭晃動,感慨一聲。
“太子是正統皇家血脈,先王親自培養的,能力手段不菲,等他即位之後,百姓的日子也能好過一些。”易傾低聲說道。
宋朗是太子太傅宋煜的兒子,雖然是庶出,但是坊間都傳言,生宋朗的姨娘深受宋煜喜愛,扶正成為繼室只是時間問題。
再加上,宋朗長相俊逸,繼承了父母的優點,前途光明,二十剛出頭的探花郎,正經的三榜出身,還在翰林院當值,清貴門庭,所以向宋朗提親的女方不少,但他至今沒有定親的物件。
易傾和宋朗是同科出身,又同時進入翰林院,平時自然就走得近了。
“秦明殿下能否帶給百姓好日子還未可知。”宋朗皺皺眉,他內心深處,並不認為秦明能左右政局,開創天下盛世。
他猶記得父親對秦明殿下的評價:溫和寬仁,知人善任,但有時優柔寡斷,難下殺機。
這世道,善良之人,能有幾個有好下場?
心狠手辣,不擇手段,但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的人才是亂世之中吳國需要的君主。
宋朗一直在尋找這樣的人,卻還並未遇到。
“你這話是何意?”易傾微微皺眉,他覺察到宋朗的神情有些反常。
“邊境戰亂不斷,此時需要的君主是雷厲風行,鐵骨錚錚的人,秦明殿下有寬仁之心,是百姓之福,但是魄力不足。”宋朗嘆息道。
“宋兄,慎言啊!”易傾握住宋郎的手腕,勸導道。
這宋朗是故意試探我的立場嗎?易傾心中暗想。
但回想自己平日的舉動,貌似沒有暴露身份的可能啊!
他一向謹慎行事,每日按時上值,按時下值,就算出去和同僚喝酒,也是點到為止,他會武之事,也早早找了一個完美藉口解釋清楚了。
翰林院的人都知道,易傾家裡是押鏢的武師出身,因為不想讓易傾把性命別在褲腰帶上過一輩子,他家人才省吃儉用供其讀書,這才有了易傾的今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