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驚得李凡外焦裡嫩。
要知道,當年的唐高祖李淵可是被玄武門繼承製送入了大明宮,成了吉祥物太上皇。
而眼下,李世民竟然主動要當太上皇,這簡直太匪夷所思了。
這一世,李世民可沒吃丹藥,沒吃丹藥腦子怎麼會壞呢?
“父皇想住大明宮!”
李凡這一句話,直接把李世民給惹毛了。
“老子才不去,老子要去海外,老子要為皇孫開疆拓土。”
……
自從李世民有了退位讓賢的心思後,整個大唐上下都在暗自準備著新皇繼位。
可以這麼說,李凡當皇帝是萬民所向。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自從世家被剿滅後,科舉制愈發的重要,再加上李凡開辦印刷工坊,收穫了大量學子的心,這導致了李凡的地位愈發的穩固。
雖然李凡還沒有登上皇帝之位,可卻擁有了皇帝的實權。
雖然有了實權,但終究是名不正,言不順。
而李世民的主動退位,補齊了這一短板,李凡在選定吉日後舉行登基大典。
旋即便是祭祀太廟告慰天地,李凡當上皇帝的第一件事,便是大赦天下,同時廢除鹽鐵專政。
鹽鐵專政的確帶來了巨大的利潤,可同樣也給百姓帶來了負擔,所以李凡當上皇帝的第一時間便是廢除。
這樣一來,百姓的負擔減輕了,商業也愈發的繁榮。
成為皇帝的李凡,開始著手於對拜占庭帝國和阿拉伯帝國的戰爭。
隨後的時間裡,李凡蒐集了兩個帝國所有的資訊,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確認了大方針後,李凡集結艦隊準備物資,準備與波斯帝國和拜占庭帝國全面開戰
兩大帝國雖然強,但是與大唐軍隊相比,實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除此之外,戰略方面更是碾壓兩國,獲得的兵員補充的李靖將軍,率部一路猛攻。
而處在拜占庭地區的李世民,更是如同年輕了十歲一般,率軍連續攻城拔寨。
佔領了大片的土地,面對羸弱的兩大帝國,李世民雖有心進攻,但終究也受限於人口,不得不與兩國進行長久對抗。
李世民在外專心征戰,李凡則是全力推進高產作物的種植。
在李凡的政令之下,大唐乃至美洲開始大面積推廣高產作物。
高產作物的推廣,使得大唐的糧食儲備暴漲,你一年的收成便可供全國百姓吃上十年之久
自此大唐徹底解決了饑荒問題,並且還能向外出口,李凡巧用糧食戰略成功控制了吐蕃國。
隨後,利用同樣的戰略去控制拜占庭帝國和波斯帝國。
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卻能用貿易得到,利用糧食危機,大唐迫使兩國臣服。
這一點讓李世民頗為鬱悶。
在隨後的日子裡,李凡開始對東南亞用兵,併成功佔領了占城。
李凡利用東南亞一年三熟特殊的氣候,大量開墾農田,這使得大唐的米價日趨穩定,也導致了大唐的人口,開始又一輪的暴漲。
之後,大唐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移民計劃,無數百姓前往美洲,前往中亞,前往東南亞。
藉著這個機會,大唐的文明也傳播到了世界。
在短短十年間,幾乎所有的國度都以臣服大唐為榮,都以大唐化為榮。
大唐的文化徹底遠播這顆星球。
時間一晃,過去的二十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