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我們二人又來了。”
說完,李世民便恭喜道:“恭喜先生了,先生您可是得了天大的好處。”
看著賀喜的兩人,李凡鬱悶道:“喜從何來?”
李世民連聲道:“您可是幫了長孫無忌的兒子,長孫衝獲得了一個侯爵之位,這難道不是天大的好事嗎?”
說到這個李凡就來氣,但是又不敢在酒館中說這些,於是便把二人直接拉上了雅間中吐槽。
“說到這個,我就來氣,我給他兒子掙得了侯爵之位,沒想到長孫無忌竟然背刺我,不問我什麼要求,就把崔家給查了一遍,就想用這點兒事情報答我的恩情,這也太廉價了吧?”
李凡一邊說,一邊吃著剛上來的小菜,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彷彿是要化悲憤為食量。
李世民本還納悶呢!聽到這番話,直接沒忍住,哈哈笑了起來。
長孫無忌也沒忍住,噗嗤笑了出來。
這小子簡直太逗了!
不過這樣也省去了自己的麻煩,至於這恩情嘛!隨後再報,反正有的是機會。
看著想要賴賬的長孫無忌,李世民咳了咳,連忙給兒子主持公道。
“我想這長孫大人,一定是記得此事,說不定哪天就會厚報。”
聽到李世民的話,長孫無忌不敢怠慢,在一旁附和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長孫大人身為趙國公,一定會厚報的。”
李凡暗地裡嘟囔了兩句:“那要等到何年何月。”
二人又是一陣發笑,隨後提起正事道。
“先生,如今英明神武的天可汗陛下,重修了大運河,並按照您的方略,在洛陽和揚州實行鹽鐵專政的政策。”
李世民頓了頓,繼續說道。
“如今,國庫日漸充盈,先生您以為,下一步該怎麼辦呢?”
李凡聞言,不由發笑。
“老畢,你這眼皮子也太淺了吧?”
李凡提出的計策,確實能夠在短期內解決財政問題,可這東西並不長久,長此以往,必然引發國內矛盾。
所以想要真正解決財政問題,還是要從商稅上下手。
所以李凡開口直言利害道:“接下來還是商稅,可以用大運河收商稅,除了大運河之外,還有天下商人的商稅。”
一句天下商人,讓李世民不禁皺起眉頭。
這些賤商能有什麼用?如今天下當然還是要以農為本,至於商業實在是無足輕重。
看來李凡終究還是太年輕了,始終不懂得治國之要,看來在這方面終究是比不過自己的眼光。
但是李凡的下一句話,直接震驚了李世民。
“所以朝廷想要永遠不缺錢,那麼只有一條計策,就是重視商稅,未來商稅甚至有可能超過農稅,甚至有一天再也不需要交農稅。”
有一句話驚得李世民不由得瞪大雙眼,他滿眼不可置信地詢問道:“先生,您說的是真的嗎?”
不只是李世民,就連一旁的長孫無忌也陷入了震驚之中。
自三皇五帝始,都是以農稅立國,可今日卻聽到了奇聞怪論,竟然有人敢揚言說商稅能夠取代農稅,這簡直就是在滑天下之大稽。
看著不可置信的二人道:“老畢,你這腦子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