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這一聲好計策,把李凡嚇了一跳。
生怕他腦子糊塗了,真要去販私鹽。
貞觀年間,雖然沒有實行鹽鐵專政,但鹽依然是戰略物資,百姓私自販運超過數量的,都是要殺頭的。
更不用說他們這些身份低微的商人了,要真是被發現,最低都是一個殺頭的罪過。
一臉興奮的李世民被李凡的這聲問,問的有些尷尬,於是他連忙打個哈哈道。
“這不是開玩笑嗎?況且我也沒想過真的要去販私鹽。”
“對了,如果天可汗陛下真的實行了鹽鐵專政,那麼一年的稅收能夠增加多少?”
這個李凡倒是不清楚,不過可以根據漢朝的來推測,據史書記載,漢朝實行鹽鐵專政後,稅收翻了一倍。
大唐國力昌盛,那至少不會比唐朝差,那絕對能夠翻一半。
翻一半都是保守估計,如果真的實行到位,至少是翻一倍有餘。
所以李凡直言道:“我覺得每年的國庫收入大概能增加一半還多。”
這句話讓長孫無忌驚呆了。
長孫無忌大口喘著粗氣,不可置信的問道:“這這是真的嗎?怎麼可能能有這麼多,那以後豈不就是再也不缺錢花了?”
李世民激動的手指微微顫抖,他是真的歡喜啊!
有了錢就能去發動戰爭,就能去重修運河,就能去賑災。
一切想幹的事情都能夠輕易辦成。
他恨不得現在就回宮去,直接召開大朝會,實行鹽鐵專政。
“依照先生這麼說,我大唐應該立即實行鹽鐵專政。”
長孫無忌直接開口,但心中已然開始盤算,如何進行鹽鐵專政。
鹽鐵專政雖然能夠帶來國庫上的增收,但是對於百姓卻不是件好事。
所以李凡又搖頭道:“用這個政策確實能夠帶來國庫收入的暴漲,但是弊端也是極大的。”
“所為鹽鐵專政,不過就是取富於民,一年兩年尚可,如果長期如此,百姓必然會困苦,國力會衰弱的。”
這些都是有前車之鑑的。
包括大唐後期為了緩解財政壓力,也進行了鹽鐵專政,但是也帶來了弊端,那就是國力迅速下降。
鹽鐵專政就像是香菸,雖然能夠帶來一時的歡愉,但卻後患無窮。
這句話讓李世民迅速清醒了,長孫無忌立刻便理清了其中的道理。
二人對視了一眼,眼裡都閃耀著光芒,這光芒說的不是別的,那就是一個字,幹!
一代人要做兩代人的事情,只要開大運河,只要滅了周邊強國,那麼以後子孫就再也不用受苦了。
“先生好計策!如此一來,便能夠繼續攻滅高句麗,北方的突厥也再也不是問題。”
李世民眼裡泛著光芒。
長孫無忌一如既往的誇讚。
“天生大才呀!”
李世民已經看到了烽火狼煙,他想像漢朝的漢武帝一樣,消滅突厥,留名千古。
有漢武帝在前,李世民又怎麼會怕?
更何況,李世民認為他不一定比漢武帝要差,他李二也要做千古一帝。
文治武功,他全都要!
“唉!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