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釀酒是需要用到糧食的。
糧食又是極其珍貴的戰略物資,所以每當打仗便會發布禁酒令。
這都是常識,像李凡這樣的大才,知道並不為奇。
令李世民好奇的是,李凡又是怎麼知道打仗的事情?
“先生,如今四海昇平,為什麼會打仗?”
此刻的李世民一心都想著重修大運河,以及實行鹽鐵專政,倒還真沒有想過要打仗。
李世民雖然沒想過,但歷史上這一年,他確實出兵打了高句麗。
這句話也同樣把魏徵嚇了一跳。
朝政之事不可妄議,小子又是從何得知朝廷要打仗的事情?
看著二人疑惑的模樣,李凡直言道。
“高句麗在北方不時侵擾邊境,且高句麗與我中原積怨甚深,所以陛下必然要再徵高句麗。”
“此外,還有吐谷渾,他們在邊境上同樣不老實,時不時的燒殺搶掠侵佔邊城,憑藉陛下的脾氣,絕不會忍耐,一定會出兵?”
這句話讓李世民吃了一驚,也讓魏徵吃了一驚。
二人忍不住對視了一眼。
按照李世民的脾氣,這兩個國家只要敢侵擾大唐邊境,那李世民肯定立刻起兵征伐。
所以這小子的分析,並不是沒有道理。
說到這裡,李凡忍不住提了一嘴吐蕃國。
“除了,這兩個國家之外,大唐的心腹大患當有吐蕃。”
這句話讓李世民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自從文成公主進藏以後,大唐和吐蕃國的關係罕見的平和,天下人都稱讚此事。
可這小子好像並不認可此事。
“先生,這句話說的不對吧?自從文成公主進藏以後,我們和吐蕃國的關係格外的融洽,又怎麼會是我們的心腹大患?”
“我以為,我們的心腹大患,應當是高句麗,所以陛下應當再徵高句麗,至於吐谷渾,不過是疥鮮之疾,根本就不用放在心上。”
魏徵也搖頭晃腦道:“說的沒錯,如今,我們和吐蕃已成睦鄰友好之邦,完全不用思考這些問題,當前的心腹大患只有高句麗。”
看這二人的模樣,李凡忍不住搖頭笑道。
“你們真是愚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一句愚鈍,把李世民幹蒙了。
他堂堂天可汗,哪裡被人如此說過?
脾氣上來的李世民連追問道。
“還請先生明言,此事天下人都看得到,而先生為何譁眾取寵。”
和親之事,一直是李世民最滿意的政策,不費一兵一卒,便帶來了和平這樣的好事,再難尋到了。
天下人都認為是好事,但李凡卻給他潑了一盆冷水,甚至指著他的鼻子說這不是一件好事,這讓李世民真的難以接受。
看著二人不解的模樣,李凡清了清嗓子道:“請問吐蕃國強大嗎?”
這句話喚起了李世民的恐懼。
完了,這小子又開始語不驚人死不休了。
一旁的魏徵對這些,倒沒有太大的感覺。
當然,也就是魏徵了,要是換上袁天罡,恐怕現在冷汗都要落下來了。
魏徵率先點頭道:“吐蕃國當然強大。”
“想當年吐蕃進攻松州,我天可汗陛下對吐蕃重兵出擊,遣步兵5萬與吐蕃決戰於松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