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閨記

第16章 傳言

大理寺判處問斬的日子越來越近,明輝早已命人將求救的書信送往南疆戰場,希望父親能夠想出法子救下明姝。

這幾日他在軍營,也無心操練。整日愁眉不展,面露憂色。

在城郊的軍營中,他每每走過一處,身後總有人悄聲指指點點。

有人見他走過身旁,在身後私語道:“就是他親妹殺了庶母,這哥哥也不知管教妹妹!聽說,那明姝是因為多年前謝玉興殺了他們母親一事,怨懟沈氏庶母。施展秘術將那沈氏從房間悄無聲息地移到井底,活活悶死。還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卻被劉大人和燕王殿下一眼看穿。她當晚就被抓緊地下水牢,可沒少受罪,終是抵不住刑罰招認她就是兇手。大理寺已經定了罪,三日後就要在西面的菜市口問斬!”

有人嘖嘖道:“你說這明國公,堂堂開國元勳,戰功赫赫,怎連一個女兒都教養不好?竟讓她修習什麼攝魂術,還挖井養鬼作祟,害人性命。如此作惡,殺了也好!省得汙了國公的名聲!”

現在是軍營換防時間,路上來往之人摩肩擦踵,但見了明輝,也忍不住偷偷說幾句,嘆幾口氣。

眼見明輝漸漸走遠,又有人小聲道:“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這明姝小姐是幼時被那賊人謝玉興劫走的,幾個月前才被國公找回來。聽說她自幼在道觀長大,也學會一些老道人的本事,作法,探靈,還算小兒科。

她養在井底的鬼才算厲害,能瞬間吸人魂魄,教人看不出死因。那沈氏就是如此,什麼傷痕都沒有,連於仵作也沒驗出個究竟來。後來被關入水牢,用了刑,受不住才招出來的。

明都督整日為這件事憂慮,你看他近日哪還有往日的精氣神,畢竟明姝是他的同母胞妹,唉...真是造化弄人。明都督一向對我們極好,我們是不是該幫幫他?畢竟那沈氏在京城是出了名的潑辣,死就死了。那明姝不過十三歲,長得像仙女似得,死了怪可惜的。兄弟們,你們說呢?”

一個鬍子滿臉的粗漢道:“說的輕鬆,明都督對我們是不錯,可明姝犯的是命案,不是搶劫盜竊案。她長得再好,終是殺了人,認了罪,聽說連皇上的意思都是要砍頭的,這種風口上,誰敢站出來說話?當真是不要命了!”

又一人驚呼一聲,壓著聲音,悄聲道:“說起皇上,我聽以前的一個老兵說,那沈氏年輕時好似很得皇上的賞識。當初明國公在外替皇上平亂定江山時,將一家老小託付給皇上照顧。

那時皇上還不是皇上,只是前朝的異姓王,明國公的家眷與皇上一家住在原來的舊王府,那時,皇上就讓沈氏幫忙操持王府的雜事,對她格外看重。後來燕王出生,皇上亦交給她餵養,很是器重。皇上當上皇上後,親自封她為燕王的乳母,領的也是二等夫人的俸祿,不知其中有什麼淵源?”

有人咳了一聲提醒道:“這種話可不能亂說,皇上定是想好好照顧明國公一家老小,讓他在戰場無後顧之憂。國公夫人當初又是替皇上擋刀而死,這沈氏曾經又救過明國公一命,皇上定是想盡量補償明國公。這一切,都是源自皇恩浩蕩,並無別的緣故。不過,皇上沒有赦免明姝的罪,我倒是覺得並不意外。殺人抵命那是皇上親自定下的,他怎能食言,失信天下?”

此時天色已經暗下來,軍營中已經點上火把,有人取了火把道:“可現下明國公還在外領兵作戰,他府中連著出了命案,死的雖是沈氏,但這女兒是他找了多年才找回來的,要是他大勝回來,見女兒死了,不知會不會怪皇上沒網開一面?”

十幾個人小聲說了一會,被明輝的副將聽見,叱喝了幾句才住口。

明輝在軍營中耽擱了到很晚,想到府里人的聒噪,他就不想回府。

但無論如何,又不得不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