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庸頗得當今丞相李善的賞識,大有提拔之意。
前不久胡茂慶透過李善進獻一名異域美女給蘇彰,蘇彰很喜歡,當夜便寵幸了她。
不日,蘇彰便暗中教都察院御史大夫陳凝提拔胡茂慶為監察御史。
胡茂慶二十出頭,平日為人狂妄,鬥雞鬥狗,最喜馳馬在街市上狂奔,呼嘯而過,仿若孩童,無所顧忌,惹得老百姓敢怒不敢言。
蕭琰今晨去都察院請人一道來明府,胡茂慶自告奮勇前來,都察院內也無人攔他,他們也不願得罪李丞相的人。
蕭琰便笑笑,請他一同前來。
而劉璉則是職責所在,他統管京城大小刑事,此案十分棘手,交給旁人,他不放心,所以便親自前來。
蕭琰與他們二人道:“二位大人,今日皇上雖命下官審查此案,但二位也要多多提點下官才好。”
胡茂慶擺弄著手裡的一塊通透的毛石笑道:“蕭大人何苦謙虛,你在皇上身旁多年,我們哪敢對你指手畫腳?我過來不過是看個熱鬧,做個見證罷了。你該怎麼審就怎麼審,若是本官有什麼疑問再問你便是。”
他端了一副十足的官架子,不斷的摩梭手裡的毛石,不時用帕子擦擦,用指尖再劃上幾下。
蕭琰見他這般玩世不恭,也不再與他多說什麼,他笑道:“好,那等會還請胡大人多提意見。”
胡茂慶抬眼,淡淡掃了他一眼,又低下頭道:“傳聞沈氏一案十分詭異,我來湊個熱鬧,你也不要打擾我把玩石頭的興致,互不干擾最好。”
蕭琰聞聽此言,也不氣惱,他到都察院時,故意提高聲音邀約,就是料定這胡茂慶會參和這件案子。
何況這件案子是皇上親自下旨徹查,若是真相大白,參與查案的人都會受到皇上重視。都察院只是督查,不參與查案,就算最後沒有查清,也不會有什麼過錯。
一舉兩得的好事,既瞧了明國公府的命案的熱鬧,案情查清之後又能得皇上賞識,胡茂慶怎會錯過。
當然是擠破腦袋,就算搬出李善,他也是要來的。
劉璉素來看不得此等毫無作為,插科打諢的顯世之人,不過他也不會輕易說出什麼難聽的話。
他客氣站起身,拱了一禮回了蕭琰一句:“蕭大人領皇上諭旨,今日端的就是欽差之職,我等豈敢出言不遜,違抗聖意。蕭大人儘管查問,若是我刑部有何疑問,定會提出,請蕭大人一併查問,絕不會姑息任何人。”
蕭琰亦起身還了一禮,笑道:“下官定會秉公審查,請二位大人監察。蕭某若有失職之處,還望二位大人指正。”
胡茂慶見他這般囉嗦,不耐道:“行了,這些官話就不必說了,開始查問吧。”
蕭琰起身賠了一禮道:“好,胡大人既開口,我也不便再囉嗦。”
才說完話,三人就見明府中四個奴僕抬著一個座椅前來,椅子上端坐的正是明姝。